35+,再次进京打卡
一夜折腾,长途普快卧铺,娘俩昨天中午到达首都了。
好久没坐卧铺,躺着也没睡着,孩子倒是睡得挺香。
从站票,到硬座,卧铺,软卧,动车,高铁…… 多种出行方式,咱们都感受一下。
k开头算是比较慢的车了,好在我的时间不怎么值钱,这次是慢慢悠悠,不疾不徐地出行。
途经衡水站姑娘暑假连续来了三年,也不容易。我去年没来,她和外婆一起来的。今年是因为我要手术,不然我也不会来得这么积极了,人生病,得治疗,没法争气。
哥嫂也非常不容易,来北京十几年了,并没什么家庭背景,经历了数次搬家,漫长通勤之苦,熬了十几年,去年竭尽全力,搬到三环,终于算是定下来了,侄女今年秋季一年级开学,也算是顺利了。
我常跟我娃说,这就是读书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在我们身边,二个医学生多年的艰难跋涉,吃苦奋斗,借知识的力量,蜕变成功,一路拼到北京。
朋友羡慕我家皇城有亲戚好旅游,也不都是,我们其实玩得少。
来来回回,从2018年开始,断断续续进京,(疫情期间待了三个月,活动范围仅小区楼下),确实来了五六次,但我们每次几乎都是带着任务来的,探亲是主要的,游玩是次要的,比如这次也是,主要是来手术,然后帮忙带下侄女,我嫂子出国进修了,她外婆外公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老人家也不容易,任劳任怨,一直帮忙带娃,这几年都是。
我娃从湖北扛了好几斤的学习作业资料,我也是挺佩服的,但我并不指责,孩子大了,有她自己的想法,计划,不需要我太多唠叨,孩子拉着沉重的箱子,而且一路上,都是女儿带路,拉行李,买地铁票……
下了地铁,女儿拿手机导航,步行几分钟带我走到舅舅家小区门口,她去年来这个新家一次参观而已,但是她还记得很清楚,我们挺佩服她的。
到了楼下我才想起,很久以前他们也租住过这附近,我也有路过,短暂停留,只是我忘了太多。
现在的住所面积不大,但被他们科学设计,打造小三室,空间毫不浪费,各种家具井然有序,不容易。
晚上孩子带我去了趟附近的超市,买了一些蔬菜,肉类,面条,鸡蛋……瞠目结舌,是我不能感慨,讨论的物价,难怪他们经常羊肉吃得多,营养可以,价格也温柔一些,昨天炖的羊肉,味道好像确实还可以。
一种选择,就是一种生活,高压之下,必然有高品质生活,当然也要高能力的人可以承受,负担。
一方水一方人,我这种不温不火,不求上进的人,可能还是适合小城市,比较接地气,农民伯伯的蔬菜瓜果,烟火味足,更对我的味蕾,肠胃 ……
人各有志,归根结底,心态要好,哪个城市都是油盐酱醋,人间烟火!
35+,告别以前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自己,因为已经失去很多,所以也就不在乎了。
今年我最大的目标,治病,减肥,身体的病,心理的病,都很重要。
35+,热爱生活,多读书,多看风景。
今年我们4月份去了广西南宁(当然只是护送老母亲到大哥大嫂那边),5月份到了江苏昆山,苏州,7月份到了北京,打算年底再去看下长安城白雪纷飞……
明年争取尽快带孩子去踏浪看海。
生活还是充满期待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