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
纳粹头子希特勒在巴黎解放的当天,曾气急败坏的向他的总参谋长提出责问,在此前他专门派遣了爆破专家在美丽的巴黎埋设地雷和炸药,下令实行焦土政策。
1944年8月,希特勒的主力部队撤出巴黎,留守的德军司令宣布投降,巴黎解放。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抢夺来的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终于物归原主。在全世界庆祝盟军和戴高乐将军胜利的时刻,谁又能想到,“巴黎解放”这短短的四个字背后,上演过多少惊心动魄、惊险刺激的一幕。
“巴黎”,这座拥有着人类诸多文明成果和艺术宝藏的城池,曾多次与付之一炬的命运擦肩而过。
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拉莱和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多米尼克,在战后,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搜集资料,包括查阅军事档案,采访艾森豪威尔和宣布投降的德军司令肖尔铁茨、普通士兵、民众在内的八百多人,最终创作出了这本引用希特勒原话作为书名的纪实小说《巴黎烧了吗?》。
在这本书里,战争是鲜活的,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不再是一维的定义,而是多维呈现,所有的人物和细节都变成饱满的填充物,把这个多维几何体塞得满满当当。
巴黎的家庭主妇们学会用油漆焊在炉子上做饭,六页报纸可以在十二分钟之内烧开一公升的水,她们用水壶熨烫自己的短裙和婚纱,以便应对明日的约会或者婚礼。但同时她们依然保持着轻松愉悦的心境,由于食物供应不足和经常蹬自行车,她们身躯矫健,双腿修长,穿着为了节省布料特意发布的肩膀宽、裙子短的流行款式的裙子,在塞纳河的河滨晒日光浴,虽然以前都在海岸而不是这个河水污浊的游泳池。
书中有太多这样的细节,让读者恍若自己就站在1944年的巴黎街头,看着行色匆匆的行人们,和背井离乡的目光麻木的上了年纪的德国士兵,还有哪怕耗尽飞机最后一滴油也要降落在法国国土上的戴高乐,以及为了控制法国政权密谋发动起义的抵抗派们。
每一方势力都有自己的算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人真实的出现在时光的河上,在向读者挥手,大声诉说。
巴黎烧了吗?答案自然是没有!那么阻止了巴黎被烧的因素错综复杂,其中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描述:
在他们的身下,在里伏利路上,一个身穿花布衣裙的漂亮姑娘骑车经过,一手按着被风吹起的裙子。再过去,在杜伊勒里花园的绿色草坪中间,未来的小水手们把他们的玩具帆船放在圆形小池塘里。在河对岸,中午灿烂的阳光下,荣军院的金色圆顶闪闪发光,在他的背后,埃菲尔铁塔耸立在万里晴空之下。
这是瑞典的使者劝说德军总司令肖尔铁茨不要用暴力炸毁巴黎时的一段描写。
瑞典人泰丁格说:“给一位将军的任务常常是破坏,不是保存。不妨设想将来有一天你有机会作为游客又站到这个阳台上,再一次欣赏这些使我们欢乐,使我们悲伤的建筑物。你能够这么说”本来我是可以把这一切都毁灭掉的,但是我把它们保存了下来,作为献给人类的礼物。我亲爱的将军,难道这不值得一个征服者感到光荣吗?
肖尔铁茨沉默不语,最后他给了一个答案:泰丁格先生,你不愧是巴黎的杰出辩护士。你很出色地完成了你的任务。而我,作为德国将军,也同样要完成我的任务。
我想在那个时刻,肖尔铁茨已经知道,自己可以做战场上一个失败的将军,但是不会做历史的罪人。
这个德国的将军直到投降的最后一刻,也没有下达那个被希特勒再三催促的炸毁巴黎的命令。炮火连天的那些岁月,巴黎城内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辉煌建筑和巴黎本身奇迹般的被保存了下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我们应该为此感动和感恩。
如今我们再问,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在一场大火中几乎化为灰烬,大量文物被烧毁,楼体被烧黑。尖塔倒塌,玫瑰花窗损毁,敲钟人卡西莫多不能再继续等待他的爱丝梅拉达啦。
兜兜转转,命运就像陷入一场轮回,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这场既定的命运。
这对人类文明来说是一场灾难,对每个人亦是。后来的人再也无法看到那个承载着百年光阴和艺术经典的塔楼啦,也听不到晃晃悠悠了无数岁月的钟声,这个钟声在1944年巴黎解放的那个晚上伴随着人群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的炮响,彻夜鸣动。
从1163年的祷告声中走到2019年的尘土黑云,哪怕他曾在18世纪被破坏千疮百孔,也保持着那高高的直冲云霄的气概,大钟,从未停止过他律动的呐喊。巴黎圣母院重建的规划已经提上日常,但是我想,哪怕有一天,一个崭新的和以往一模一样的巴黎圣母院又继续屹立在法国的街头,他也不再是这时候的时光啦。
见证一件事物从辉煌到衰败总是让人难过。
巴黎圣母院被烧,钟声停止响动,这让人不得不提起圆明园的消失。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清室150余年的建造和经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累和积淀在顷刻之间毁于一旦。
除却集东西方建筑之大成的被成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建筑主体本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珍宝也遭到灭顶之灾,将近120万件包括书画、玉器在内的可移动文物和数不清的圆明园石刻构件、御笔、建筑小品等无法统计的文物被强盗们瓜分,破坏,罄竹难书,他们从此在世人面前消失的无影无踪,属于中国的宝物,如今国人甚至无法确切知道他们的下落。
估算120万件的中国国宝,目前确切知道下落的,确属于圆明园的,一千件不到!每每想起,潸然泪下。
一代名园沦为一片废墟,在残垣断壁里,我们无论如何追忆,都很难想象出来他曾经有多么的美轮美奂。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人心中无法愈合的伤疤,哪怕再过百年,千年,我们都无法原谅那个时候和那群强盗。
创作了《巴黎圣母院》的维克多雨果因圆明园被毁写过一封信。
这座大的犹如一座城池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属于人类。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东方的圆明园和巴黎的圣母院,终究都消失了,都是在漫天黑云的笼罩下消失殆尽,哪怕有一天在原址上重建,也不再是这个圆明园和圣母院啦,这是属于全人类的遗憾。
汤显祖《牡丹亭》里有段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春日乾隆帝游圆明园,感叹“满眼韶光如有待,东风着意为吹嘘。”如今国人再游圆明园,看着断井颓垣,只能叹息韶光依旧,春风又生,惊梦,海晏堂前难见旧宫桃李。
冬天到了,春天就在不远处,圆明园是回不来了。
“在他的左边,在这无月之夜仍显得十分雄伟和庄严,是圣母院永恒不变的轮廓。”-《巴黎烧了吗?》
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圣母院还是烧了,在劫后余生的混乱里。
昨日颜真卿的真迹碑刻在陕西的地下被发掘出来,这是颜真卿的真迹首次通过考古发现,38岁的颜真卿为一名唐朝贵族夫人写了墓志。在见证历史奇迹的同时,也忍不住感叹一句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只有文明从未断层的中国,不单考古发现和历史文字记录能够契合,甚至连人物生平、事迹都能够一一对应,找到历史存在的痕迹。三十八岁的颜真卿前一年在做什么,后一年要去做什么,他写墓志铭的墓主人又是什么出身,和唐玄宗是什么关系,都在我们的历史记录里有迹可循。
一千多年前,一千多年后,地上西安,地下长安,我们通过一块被深深埋在地下一千三百多年的墓碑,和一个背着手迎风而立的文人进行了真实的碰撞。
真真承载着岁月和生命的长度、厚度的文物,是大自然寄予人类这一生命的馈赠,我们从中不仅读到过去,也创造着现在,精神世界、物质世界无所不受其影响。
因为文物,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拥有着怎样的精神气魄,拥有着什么样的勇敢和不屈,又是如何聪明睿智,技艺精湛,我们才能如此骄傲放肆的绵延不断。
曾游开封,听开封城内的老人们说,从汴京到开封,千年来开封城的中轴线从未改变,炮火和黄河的泥沙无数次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人们就无数次在原址上重建,开封城的城楼下,是一个城楼又叠着一个城楼。
在明代周王府遗址一下8米处,看到了北宋皇宫遗址,那是赵匡胤上朝的大庆殿。
我站在龙亭的东湖上,想象着一个叱咤风云的男人,穿着明黄的龙袍踏步走在我脚下这块土地,几千年了,泥土里依旧有黄沙的味道。
想想就觉得血脉喷张,眼泪直飚!
文物的价值,莫过于此。
一些小心翼翼保存至今的历史痕迹,会猝不及防的消失。我们甚至都来不及去深究那些故事,触摸岁月的风痕,确为一大憾事。但我想,史物,自有他的归宿,我们需要尽力挽留,也应该坦然接受他的离去。
巴黎圣母院被烧,他们要重建巴黎圣母院,圆明园也烧了,中国人决定就让这一废墟遗址依然挺立,给予所有人警示。
我对电影《金刚川》不做评价,但是很喜欢里边的一句话:听说中国人用两根木棍吃饭,他们连自行车都造不出来,但炸毁的桥却莫名其妙被修好。
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坚强和勇敢。
对待文物,有我们自己的态度,我们学会感动,也应该学会珍惜和放手。
一如他上下五千年,你我都是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