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人本的活动分享与总结
存在心理学的四个存在的既定: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
据分享人说,存在心理学流派发源于二战之后的欧洲。欧洲从中世纪开始,就一直充满了战乱、屠杀,人们在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之后,经常就会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据说存在心理学也就由此产生了。
死亡
死亡是存在心理学的一大议题。如果今天就是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打算怎么过?如果现在让你给自己写个墓志铭,你打算怎么定义这一生?这个流派把人类所有的问题归结为对死亡的恐惧。女人热衷于整容,老干部看小黄片,中年人端保温杯,菊花泡枸杞,这都是掩盖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下的:为什么整容?这样看起来年轻,年轻就说明距离死亡还早着呢;为什么一把年纪了还看小黄片?找回年轻时的感觉,还有激情看小黄片,我的性能力还旺盛着呢,不会死不会死,养生也是同样的道理。
死亡也意味着有限,所以我们会对时间有焦虑。
在国人看来,死亡是可怕的,也是避讳谈论的,死亡是不吉利的。但是存在主义却经由对死亡的探讨来了解生命的意义。真正的向死而生。
自由
什么才是自由?如果现在世界上由你说了算,你感觉怎么样?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虽然被囚禁在监狱小小的方寸内,但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始终是自由的。最后借由自己的思想而赢得了身体的自由。可是另外一个狱友,一个图书管理员,在刑满释放之后居然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苦苦等来的自由为何变得让人无福消受?
我们总是宣称自己热爱自由。为何一个人总是诟病体制内工资低、待遇差、不公平,但是到死都不愿意离开呢?体制外不是更加自由吗?婚姻早已死亡的夫妻双方却都不愿意先提出离婚,痛苦的婚姻不是早日解脱就可以重获自由吗?女人屡遭家暴,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为什么宁愿选择一次次的原谅那个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丈夫,都不肯走出家门?
我们总想着当家做主,但是一次次的却把自己的权利拱手于人。我们宁愿别人替自己决定。我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热爱自由。体制内的人,什么都不用自已负责,生老病死单位管着,可是一旦走出体制,把自已置身在一个广阔的空间,自由了,但是那种边界感也没有了,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来负责,自己来安排,所有的风险也都需要自己来承担,这时候,恐惧产生了。
有多大的自由,就着承担多大的责任,承担相应的风险。
孤独
存在主义所说的孤独不是一个人,它指的是“存在孤独”,指的是个体自身与任何其他生命之间无法跨域的鸿沟,是一种更基本的孤独——人与世界的分离。个体了解自己的全然孤独,却又渴望接触、渴望保护、渴望成为更大整体的一部分,这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就造成存在的冲突。对抗存在孤独的最主要力量是关系。但是如果个体被对孤独的恐惧和焦虑所控制,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就会把他人当作利用的工具,而这恰恰会导致关系的失败,进而引发更大的焦虑。(这个段落摘自网络)
这种孤独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当我伤心的时候,你可以理解我,安慰我,但是你不仍然不能分担我的伤心和痛苦;当我生病的时候,你再爱我,你可以照顾我,可你不能替我生病;当我的生命走向终点,我们不能一起死亡(非正常死亡除外)。这就是生而为人的这种孤独。
无意义
人活着需要意义。宇宙本无任何意义,它只是存在。动物也不会问意义是什么。追寻意义、赋予意义是人独有的能力。对于需要意义的人而言,“无意义”却是客观的事实,这个矛盾就成为焦虑的根本来源之一。现代社会的运行方式让人忙碌而无暇他顾,人离自己真正的需要越来越远(比如尊严和价值被地位和财富取代),更加剧了无意义的困扰。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那么他的生命就会引发极大的危机,他头脑当中的信念、意念都会崩塌,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人需要有意义。但意义无法从任何他人、他处那里获得,因为意义并非客观的存在。意义是主观的产物,只产生于人自己的意念里。是你自己,也只能是你自己,在心里为某事某物赋予了某个“意义”。
意义来自于我,但空喊一万年“我要有意义!”,也没用。意义只发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里找到。也许此刻你被一朵绽放的花朵所感动,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也许彼刻你在帮助一个孤儿时,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治疗“无意义”的良方,就是“参与”。与死亡、自由、孤独必须被直面不同,解决无意义的关键是抽离,即忘掉意义这档子事,转而全身心地投入生活(但要注意“投入生活”和陀螺般忙碌的不同),然后,你就会在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找到意义(70后看过动画片《花仙子》的人,一定记得女主角最后是如何找到七色花的)。
有些富二代为什么会吸毒?我理解为他们物质条件优渥,不需要像常人一样为为了生活去奔忙,很多的追求和奋斗都没有了意义,生活就变得很无聊,那就追求刺激,这种寻求刺激,应该就是在寻求意义吧。
存在主义三句话:
1.人都会死,所以人总希望活得有意义;
2.生命的本质是孤独,所以人总得活在关系里;
3.世上没有万能的拯救者,所以人终得自己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