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粮食生产与传播

2021-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念去去去去

Gates Of DawnSecret Garden - Once in a Red Moon

上一篇的结尾,说到了一个问题,为何钢铁冶炼、文字发明、技术进步率先在欧洲发生了?

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说的是小麦如何塑造了文明。为了种植小麦,人们需要水源灌溉,因此会选择定居在河流经过的肥沃平原上,原本四处游荡的人开始建造房屋,当越来越多的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了部落,发展出大规模的城市。粮食能够养活更多人,因此有些人可以从事手工活,编织、烧制陶器……因此发展出了多彩的文明。

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先决条件。

如同纪录片描述的那样,粮食意味着越来越多可供消耗的卡路里,同时意味着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书中对于粮食生产的定义是——驯化野生动植物,因此产生的牲畜和农作物为食。当我们把农作物播撒在附近的土地上,意味着生活圈附近的食物非常密集,再也不需要走很远的路去打猎或者采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必须定居在此处。

定居以后,原本捕捉到动物,必须杀掉吃肉的习惯也可以改一改,把他们从小圈养起来,为人类提供肉类、奶、肥料和耕作的劳动力。

(道理我都懂,下次玩饥荒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实践一下~至今没有活超过56天)

粮食生产带来的定居生活方式,除了提供足够的食物以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使得人口更加稠密。四处流浪的狩猎采集部族,因为居无定所,每个孩子出生的时间大约间隔4年,在孩子能够快走跟上部落其他成员,母亲是无法养育第二个孩子的。

相比之下,定居的部族则没有这样的限制,他们可以多生多养,孩子也有稳定的成长环境,更多的劳动力又能促进粮食的生产。因此,定居的部落更容易形成更大的规模,更高的人口密度。

定居了,还可以建造仓库,把多余的食物贮藏起来,用贮藏的粮食可以养活一些人,让他们不必每日从事粮食生产,这类专门的人才可以是祭司、手工艺人、书写者、职业军人等。每一类人都非常重要,祭司代表了社会分层,手工艺人可以研制各种工具和器皿,书写者会逐步发明文字、记录重要的事件,职业军人能保卫部落同时对外扩张。

更多的牲畜聚集在一切,更高人口密度的城市,水源、生活垃圾、牲口圈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在一个缓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定居部落人的免疫力也神不知鬼不觉的提高。他们已经对抗过无数病菌,并从中活了下来。

以上来看,谁先从事粮食生产,谁的社会就更容易发展起来。

漫长的历史中,并不是每一个地区的人都均匀的发明了粮食生产,甚至一些今日最富足的农牧中心,比如阿根廷的无树大草原、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南非的好望角、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直至现代以前都未出现粮食生产。对粮食生产追本溯源,反而是今日有些干旱和生态退化的地区:伊拉克、伊朗、墨西哥、安第斯山脉、中国和非洲撒哈拉沙漠南沿率先生产粮食。

位于西南亚的新月沃地(今日的以色列、黎巴嫩、约旦部分地区、叙利亚,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东南部、埃及东北部),是世界上最早的粮食生产中心,也是现代主要作物中若干品种的发源地和几乎所有的主要动物驯化地。

由于人口稠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较早的诞生了楔形文字,像周董歌里唱的那样。发现最早的楔形文字,你猜写了啥?总之不是《爱在西元前》,而是一些牲口数量的账目。

那么,新月沃土为什么最早成为世界产粮中心?

一是气候和地形。

想想我们主要的作物,水稻、小麦、豆类之类的,主要它们都是一年生的植物,它们不会费劲去生长不能食用的木质和纤维,而是结出大籽粒的果实。新月沃地、中国、非洲撒哈拉以南都不约而同的将大籽粒的一年生植物作为最早的作物之一。而新月沃土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漫长干燥,在这种气候下一年生的植物很难熬过干旱季节,而在雨季来临时迅速生长,旱季枯萎,同时旱季干燥,非常适合保存谷物。

地形上,它在短距离内的海拔和地形富有变化,从地球上最低点(死海)到海拔18000英尺的高山,因此由品种繁多的野生植物,具有生物多样性。同时,高度变化,意味着高地的植物成熟期比低处的晚,可以错开收获季节。

二是许多作物的野生祖先本来繁茂而高产

新月沃地一些狩猎采集部落可以在种子成熟的短暂时间采集大量的野生植物,作为粮食储备以备全年。因此,他们甚至在学会栽种植物之前就建立了永久性村庄。

三是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的植物比例很高。

这点我有点不怎么理解,生物没学好,可能是不怎么用打理就可以自己开花结果的意思吧。自花传粉,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种方便的繁殖方法。有时候他们也会异花传粉,或者发生亲缘品种之间,产生了种间杂种,比如面包小麦。

新月沃地驯化的最早的8大“始祖作物”,谷类的二粒小麦、单粒小麦和大麦(自花传粉),豆类中的兵豆、豌豆、鹰嘴豆和苦巢菜;以及纤维作物亚麻。这里头,单粒小麦是目前全球最广泛的作物,二鹰嘴豆和二粒小麦只在新月沃地得到驯化,其他地方并没有野生植物的分布。

同时,新月沃地还驯化了4种大型哺乳动物:山羊、绵羊、猪和牛。

四是新月沃地比起其他地区,少有大江大河,海岸线很短,很少水产资源。同时瞪羚作为提供肉质的主要动物,因为人口增加而过度利用。种植粮食的生产组合,很快超过了狩猎采集的组合。公元前9000年,新月沃地的人们还完全依靠野生的食物,而到了公元前6000年,一些社会已经完全依赖作物和家畜了。

粮食生产率先在欧亚大陆的新月沃地产生并且发展的完善。那么,假设你穿越到同个时期,教会美洲人粮食生产,那欧亚大陆的技术进步还会比美洲更快吗?

或许还是欧亚大陆的胜算更大。

史前时期,独立出现粮食生产的地区大约由5-9个,一些社会虽然没有独立学会粮食生产,但是可以靠人口迁移、引进物种学会粮食生产,即粮食的传播。欧亚大陆是东西轴长,而美洲是南北轴长。轴线影响了作物和牲口的传播速度。

新月沃土的粮食生产,可以沿着欧亚大陆的主轴线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公元前6500年达到了希腊、塞浦路斯和印度次大陆,公元前6000年达到埃及,公元前5400年达到中欧,公元前5200年达到西班牙南部,公元前3500年到达英国。而欧亚大陆的东面,中国也独立发展出粮食生产的方法。

植物之所以在欧亚大陆传播的更快,是因为位于同一纬度的东西两地,白天的长度和季节变化几乎相同,葡萄牙、伊朗北部、日本基本在同一纬度,东西相距4000公里,但是气候相似。而葡萄牙往北2000公里的地方,气候会与葡萄牙迥然不同,未必适合种植葡萄牙的植物。

动物也近似,但是家畜的传播因为气候和疾病,比粮食更缓慢,比如你虽然养了一群猪,但是却无法驱赶猪穿过撒哈拉大沙漠,所以直到新月沃地驯化了8000年之后,牛、绵羊和山羊才达到南非。

回头来看美洲大陆这边,南美的安第斯山脉驯化了美洲驼、豚鼠和马铃薯,墨西哥凉爽的高原对于这些物种也是理想环境。但是安第斯山脉的这些特产却不能向北传播,因为中美洲炎热的低地隔绝了,像猪没办法度过沙漠一样。安第斯山脉驯化了美洲驼之后的5000年,阿兹特克人(上文说呗天花害死的那个帝国)、奥尔梅克人、玛雅人和墨西哥其他的土著人都没有除了狗以外可以食用的哺乳动物,也没有用来运送物品的牲畜。同样,墨西哥驯化的玉米,几千年也没有向北传播到北美的东部,因为那里气候冷,生长季节短,直到公元200年之间,美国东部才有玉米,直到公元900多年,北美才有耐寒品种的玉米。

大陆的轴线走向,不仅影响粮食的传播,同时还影响其他技术和发明的传播,比如说,公元前3000年西南亚人发明了轮子,几百年间就从东到西迅速传到了欧亚大陆很多地区。而史前墨西哥人独立发明的轮子却不能传到安第斯山脉。此外,还有文字传播。公元前1500年新月沃地西部发明的字母文字的原理,千年之内向西到迦太基,向东达到印度。这里强调,中国是独立发明文字滴,真骄傲,神马都会的中国人。而史前已盛行的中美洲书写系统经过两千多年都没有到达安第斯山脉,你看,上文说的印加王国就是没有文字的。

炎热与寒冷不会害死轮子和文字,为什么它们没有快速传播呢?

主要还是通过粮食生产的系统来影响的。比如文字,早期只局限于社会上层人使用,人都吃不饱饭,社会还是非常初级的阶段,还没有多余的人口来学习文字,记录事件。轮子也是一样,种地打猎都赶不及,谁有空造车。

大陆的轴线,也是历史命运的轴线。因此,粮食生产和技术的传播在欧亚大陆始终先于美洲大陆一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