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旅游规划落地性思考(五)

2020-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瞎侃的小爷VRua

本篇接上篇,为探讨设计方的水平这一方面的第二节。

就拿规划类型的落地性鄙视链来说,越是上端的规划类型,其可流水作业化的程度越高。设计方只需要熟悉相关规划的“作业流程”,就能很好完成项目文案,加之这些规划往往都有鄙视链较下端的规划作为指导,论其所需的旅游规划的水平是不高的(因而竞争也激烈,也就需要强调自己落地性来争取项目)。且这类规划所需水平的体现主要是在经验是否丰富,也就是做过的项目案例是否够多。

而越是鄙视链下端的规划类型(如总规、概规等),正是因为它们容易显得“天马行空”、“在天上飞”,所以其落地所要求的规划水平则越高。总规、概规类的项目确实看起来谁都能做,瞎吹几个高大上的规划理念、闭着眼硬搬几个网红项目、PPT效果图再做得炫酷华丽就做出来了,但真要实打实地做总规概规,就不一样了。就如本系列第一篇所提及的观点:总规概规这级别的落地并不是说里面具体策划了什么项目而建什么项目就算落地的,而是确定项目开发方向及战略,换句话就是主题和定位是否能研判准确,研判准确了才能达到项目开发的目标目的。而怎么研判呢?这就需要根据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支持及理论的支撑进行大量的分析,进而将开发方向聚焦到较为精确的主题和定位上,这和流水线作业是不一样的。每个总规或概规的核心内容——主题、定位——都不可能是相同甚至不可能是相似的,这就要求设计方有很高的规划策划硬实力了。

除此之外,从规划落地性鄙视链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我们还可以看出,旅游规划这个圈子有很强的互相监督风气。在业内如果没有足够强的硬实力,实打实的水平,很容易招来同行的“消极”评价。这样的评价多了,在圈子里产生了固有印象,也会给甲方及评审单位等带来不好的影响,进而最终导致规划无法落地。笔者虽然没经历过也没遇到过,但也耳闻不少截胡的案例,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同行的流言。

总而言之,设计方的水平对旅游规划的落地性具有根本性的影响。这个影响除了最直接地体现在硬实力的强弱上,还体现在对规划类型的理解深度、业内评价及认可程度等方面。此外笔者认为,国内旅游规划的圈子有必要提高对落地评价的多角度认识,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规划达成不同的落地标准共识,这样更有助于各层次的旅游规划进行更精确的编制及实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