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恶意》

2019-05-18  本文已影响185人  不同世界的人

看完了《恶意》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东野圭吾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这本书的剧情跌宕起伏,结局让人意料不到,也不在情理之中。

东野圭吾在这本书中揭示了人性很丑陋的一面,不知道在哪看到一个他的书迷曾这么说过。当时我没有什么共鸣,因为我看过很多这种犯罪的电影,好像有点麻木了,而且离我也挺远的,总感觉揭露的跟我的世界没有什么关系。

而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了校园暴力。因为这四个字,让我连接上了那个书迷的话。不得不说,他揭示的东西确实很丑陋又可怕,而且现在的新闻也经常暴露这种事情,可以说,他的书与现在的社会热点还很契合。

整本书中,作者采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来叙述:手记。刚开始,我没有对这种方式感到很特别,一心想着剧情的发展,后来看着看着就发现这种叙述方式对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作者要站在不同人物身份的角度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性格,说话的语气,犯罪动机等等,手记可以很有效地帮助作者创作。

《恶意》

这让我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我现在运用不了这种方法,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对我思考问题的角度却有潜在的影响。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陷阱。整个故事中一层陷阱包含着一层陷阱,还有第三层就像盗梦空间一样,梦里有梦还有梦。

这跟很多电视剧里的犯罪剧情是不一样的,我看过的犯罪电影也没有见过这种方式。通常情况下的剧情是警察查案会被凶手设置的布局误导,从一开始就查错了方向,当他们发现了以后,就会集中精力破除布局,往正确的方向进行。

但是这本书却很特别。当你看到凶手承认了罪行,交代了作案动机,杀人过程,所有的一切时,我们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就是这样了,因为这已经是第二层陷阱了,而且最后凶手也确实是他,还能有什么剧情变化呢?

这就是东野圭吾的高超之处,也是整本书的想表达的重点。凶手真正的杀人动机很普通,每个人都会有,但又是不能被忽视的:恶意。

一个人的恶意是从何而来的呢?根本搞不清楚。文中提到校园暴力的时候,警方问过恶霸欺凌弱者的原因。

“为何要对前野施暴?”

“因为看他不爽。”至于为何看他不爽,施暴者也说不清原因。

这是校园暴力中很常见的一种暴力动机。我也曾经目睹过校园暴力,现在想想,和书中的相比,那些女生做的实在是太小儿科了,但即便是这样,这种校园暴力还是不容小觑,因为可以成为很多犯罪案件的导火线。

因为我目睹过校园暴力,甚至我也曾被人欺负过,虽然不足以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但是我却一直忘不掉当时那种情形。所以当我看到作者对凶手杀人动机的评价时很轻易就触动了我的心,确实是这样,很赞同,很有共鸣。

《恶意》 究竟是怎样的恶意,才会让人产生要堵上自己的一生的想法呢?

没有具体的事件,好像第一眼看到那个人就产生了恶意,甚至是仇恨。这股恶意的来源没法得知。

但其实人经常会这样,我们对恶意并不陌生,甚至每天都能看到它。

对人性的探究,又是一个无解的迷。即使到了世界末日那一天,也不一定能得到答案。

所以常说的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确实是真理,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对他人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甚至连一角都没有。

仔细一想,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人格分裂,精神病,心理扭曲这类人出现在社会中了;为何会有投毒的新闻出现,为何我们会有精神压力,为何有些人会产生极端的心理。

人,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动物;人性,比人还复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