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写到老的故事上海市

小修罗:动机与结果。

2021-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修罗投资

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修罗投资

图片

上图(因迎合简书规定,图片不放了)是我7月份的时候评论某事件的,文字如下:小修罗觉得,“正义感”要少一点,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无知的,接受的信息是片面的,做的事不一定是“对”的。动机好不好不重要,好的动机亦会因为无知而酿成灾难,最直白的例子就是1966~1976年,那时候人们都以为自己在做“对”的事、“正义”的事。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会积极运用舆论手段。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大概率是被蒙蔽的,凡事少作道德批判。一个逻辑混乱但“正义感”很强的人,对他周围的人而言是灾难,如果这个人身居高位,那么对社会而言是一个灾难。

这段话是出于一个什么思维呢,就是人的“蠢”会体现为“坏”,最终伤害别人,近期上纲上线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一家大企业,如果把一个主管摆到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他并不具备能力管理,手下的人必然不服,他进而对手下猜疑,或定义为“捣乱者”,加强管控、排挤他们。最终有能力的人跑掉,公司垮掉。公司原员工大概率会评价,这个董事长“很坏”。但他并没有“坏”的动机,只是能力、认知水平跟位置不配,如果把他摆回原来的位置,就没有问题。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恶意,却有很多的蠢人。职场如此,家庭也如此。

中国式家长偏强势,对子女常说“为你好”,但鉴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判断能力未必高。常见的是男性过于高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对财富的掌控能力;女性长辈过于确信自己对饮食、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认知水平越低的往往越强势。。。。。结果就是鸡飞狗跳了。

小修罗认为,事情的好坏不应该以动机来定,应该以结果来定,而认知水平越高的人越有可能把事情办好。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比能力圈的大小更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