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专题精华私人收藏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直到你的视野接纳了你的所见

2017-09-25  本文已影响258人  Andylee

“对于一个好人而言,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没有什么东西再能伤害他。至于我,我坚信死比活着更好。因此,对于那些导致我死亡的人民,我并不怨恨你们。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自的路,我去死,你们活着。究竟谁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柏拉图 《申辩篇》

申辩篇出现在苏格拉底(Socrates)被审判后几年,据说是那次审判的记载,是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被指控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的自我辩护。实际上,它是对苏格拉底的学说最好的一次陈述。

以上撷取于约翰·亚历山大·汉默顿(John Alexander Hammerton)所编撰的《西方文化经典》(哲学卷)中的第一篇:申辩篇。这一篇为柏拉图所记录。而这一篇也是苏格拉底哲学的精华所在。不无夸张的说,苏格拉底的这篇《申辩》一般也是西方哲学的开山之作。我更愿意以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它。我们没有必要将哲学放置在神秘学的领域中。

《申辩篇》我阅读了两遍。通读之后的结论就是:还是痛快的饮下那杯毒芹汁吧!不要做过多的犹豫。事实上,苏格拉底也正是这样做的。苏格拉底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放置在一个更大的话题中,就是哲学与政治的巨大对立。哲学有个体性的特征,而政治具备群体性的力量。当哲学对政治提出疑问时,要么形成共识,要么歼灭个体。总之,政治总会采用更为便宜和快捷的方式来处理与哲学融洽相处之道。所以将哲学、历史、政治三者结合起来之后,我们或许能发现更为清晰的脉络------我们走在今天到底付出了多少代价。一个学说、一项理论的背后,往往都是一个具体的生命需要“献祭”。

阅读哲学不能脱离彼时的语境,否则一些哲学思想怎么看都有些荒诞不经的样子。正如同阅读苏格拉底的《申辩篇》中就要回到古希腊的世界。然后牵扯出一大堆的历史、哲学、政治和人物。不过,当下的时刻探讨一位千年之前人物是最安全的话题,被人指控苏格拉底那些蛊惑人心的道理到现在看来已经完全无害了。时间做了最好的“消毒剂”。换言之,苏格拉底的智慧花费了我们很长的时间才被我们重新认识。

同样,约翰·亚历山大·汉默顿(John Alexander Hammerton)所编撰的《西方文化经典》(哲学卷)我阅读的相当之慢。毕竟哲学的内容不像读故事那样可以不断添加自己的想象。阅读有关哲学的内容会产生相当多的反问句,更近一步的反问方式是:反诘。以至于会把自己弄到很尴尬的境地。当我们将这些哲学一一打开时,才会发现面对哲学时,还是要做一个“回到原典”的动作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我无意于深究苏格拉底的智慧和西方哲学体系做更近一步的深入。那样的话题不断延伸下去之后只会带来一个结果:自觉的饮下一杯毒芹汁。

如果仔细研读《西方文化经典》《哲学卷》的目录倒是颇有意思。这些哲学目录中所引用的哲学思想更接近德尔斐神谕中最重要的一条:认识你自己。例如奥勒留的《沉思录》、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蒙田的《随笔录》、帕斯卡的《思想录》、托尔斯泰的《我的忏悔》,以上这些著述都被归类为“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一环,但是这些思想最初的时刻是源自于个人对自己的思考的忠实记录。这一点在中国哲学的范畴里来讲是相当的贫瘠。中国哲学更热衷于完成“帝王师”这一角色的丰富性。

这些年来,将我们身处的环境与哲学的困境对比之后,可能会生出一丝惆怅之感。我们从一个思想走向另一个思想,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但似乎这个历程当中,我们缺乏了对个体的思考和记录。汉默顿的《西方文化经典》(哲学卷)的存在,我更愿意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提纲挈领的注释: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一个人不能只能拥有一个世界,人需要多个世界才能生存下去,同样,一个封闭的世界是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生养众人的。汉默顿编撰西方哲学的样本的可贵之处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多元化的视角。人对自己的认识、人与神的关系、和人对周遭世界的关系认识,组成了西方哲学的体系。而多元性,可能恰恰是中国哲学中缺失的那一部分。

哲学不会提供单一的路径指示,反而哲学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正如古老的智慧中讲述的那样: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通向罗马的路径只有一条,恐怕已经轮不到我们才能发现,可是历史与经验告诉我们,这条通往罗马的路径是多条的,不会仅仅只有一条路,不会仅仅只依赖一种思想就可以抵达。毕竟对于人这种生物来讲,我们习惯在描述前面加上“智慧”两个字。而这两个字也正是苏格拉底被有识之士抛弃的原因所在。

我们之所以产生哲学这种知识,无非也是认识自身与世界的经验积累。在《西方文化经典》(哲学卷》中所罗列的各位先贤大德们的著述中,我们可以一路看到这些认识与经验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出来并逐步的成为共识和规则的。这些被我们称之为“哲学”的著述时至今日已经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寻找通向“罗马”的路标之一。

我们推崇人的理性与感性,也有鉴于此,“多元化”才会成为理性和感性的不同侧面。哲学的落脚点是人具体实践的生活,如果脱离了这个立论点。那么这种哲学就距离人太远了。我始终认为哲学是围绕着人的生活而开展的。为我们在具体生活中提供“为什么”的各种解释,我们从中选择我们认可的并将其凝固为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准则。所以“多元的”的哲学体系可能才会最接近我们每个人具体的生活,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终极目标”就能全部解释和指导的。

我之前曾反复谈及罗素爵士的这句名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而罗素先生也曾在《幸福之路》和《西方哲学史》中对此提供了强大的说明。罗素先生针对个人幸福所下的定义,已经不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那般简单。毕竟这世界上的人已经不是只有一人。每一个人都会努力的表达自己,并试图将自己的认识以经验的形式传授下去。下一代人再进行修订和补充。或是彻底推翻重新来过。如果照这样的说法,哲学的止境与人的思考是存在必然的关联的。当人停止思考时,哲学就走到了尽头了。这也就是帕斯卡所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请注意,在这里帕斯卡使用了“能思考”这个动词来描述,也就是说,思考是主动的。尽管我们可能没有想明白我们到底为了什么思考,或许就是为了那个常常迷惑我们的那个词:幸福。

在阅读汉默顿的《西方文化经典》(哲学卷)时,我需要提醒诸位的没有太复杂的东西,“回到原典”是相当幸苦的一件事,能做到的人少只有少。在未能身临其境之前,借助汉默顿的编撰,不失为“触碰原典”的一个办法。在触碰之后是否能顺利的找到原典是需要看各自的命运的安排的。再有就是采用“多元化”的预设去观看这些哲学思想,而不是再采用“非黑即白”的判定去审视每一种思考。阅读一本书能有多少收益不是有著述来决定的,而是由读者的视角和眼界来决定的。在“通向罗马”的道路上,我们至少知道不会只有一条路。这些先贤大德已经做过的种种的尝试,都是为我们试错而已。

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会给人带来什么呢?------是接纳!

一个人临水照镜所见到的自己和想见到的自己之间的差距是需要用哲学来安慰的。自然的面对命运,镜是不会在意自己的,它只会如实的照应万物,事物是怎样便怎样的反映它。它失去与否,镜子从来不过问。而哲学是就是提供这样一面不温不火的镜子。它不会有任何的表情。而我们通过不同的哲学思考,正是在不同的镜子中观看这个世界的各个局部。但没有哪一面镜子会主动告诉你,它会映照全世界。你所见到的正是你所需要接纳的。见得太少,这个真不能怨恨哲学本身。

正如苏格拉底平静的接过那一杯毒芹汁,他只会问:“我是不是该喝下它了!”在他心里,这是命运的一部分。究竟谁更幸福,只有神知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