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五)
请 求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廉颇蔺相如列传》)
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石壕吏》)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辨析:
“请”“求”两字在请求的意思上接近。“请”在古代常指请求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如例句②④⑤。而“求”是请求对方做某事,如例①③。
购 买 市
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项羽之死》)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为学》)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木兰诗》)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鲜珍。(《孔雀东南飞》)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购,古代是悬赏征求。所买的东西往往不是商品,例①②④而买的东西是商品,例③⑤。后有双音合成词购买。市也是购买的意思,如例⑥。但是它还可以做名词“市场”,如例⑦。
5.崩 薨 卒 殁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明年,丞相薨。(《祭十二郎文》)
初,鲁肃未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祭十二郎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辨析:
封建社会里有着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连死亡后的称呼也不一样。帝王死叫崩,如例①②,诸侯死叫薨,如例③。卒本指大夫之类官员的死,如例④,后也用于一般人。如例⑦。而没指去世,如例⑤。后来为了表意更清楚,写作殁,例⑥。
6.贿 赂 资 货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氓》)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赤壁之战》)
使民货田中穗以供赋,可乎?(《新唐书·韦贯之传》)
辨析:
“贿”本指财物。如例①,与“赂”同义。但赂特指割让土地。如例②。货除了财物的义项(如例③)外,还可以做动词,当买卖讲。如例⑤。而资除了财物义,常指物资储备,如例④。
7.颜 色
心热病者颜先赤。(《素问·刺热论》)
苍颜白发。(《醉翁亭记》)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毅怪视之,乃殊色。(《柳毅传》)
举欣欣然有喜色。(《庄暴见孟子》)
两峰秀色,俱可手揽。(《游黄山记》)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察言观色
辨析:
“颜”“色”,都有脸色的意思。颜本来指人的印堂。此字从页。页是首字的异写。从页的字多与头有关。如颔、额、颈、颊、颡等。如例①。因引申扩大为脸面。如例②。再引申为脸色,如例③。色本义指人持刀断肠(依徐中舒说),假借为脸色、表情义。如例⑦。由妇女的脸色,引申为女色。特指美貌的女子。如例⑧。由脸色引申为景色。如例⑩。再指颜色。如例。颜色两字合在一起,意为:容颜,容貌。如例④⑥⑤。
贼 盗 窃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晋灵公不君》)
不筑,必将有盗。(《智子疑邻》)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辨析:
贼的本义是伤害,后引申为杀害。如例①。而盗在古代常指强盗,即打家劫舍的人。如例③。后引申为小偷。如例②。窃是动词,偷盗。如例④。偷盗必是暗地里偷偷的进行。故引申为悄悄的,偷偷的。如例⑤。窃还作谦辞,表示个人的行为或意见,意为私下、私自。如例⑥。在小偷的意义上贼和盗在现代汉语中是同义词。
报 告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报养刘之日短也。(《陈情表》)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雪矣。(《荆轲刺秦王》)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五蠹》)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知于帝。(《愚公移山》)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吿之。(《为学》)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辨析:
报,金文写作,像是一只手按压手戴梏(报字繁体作“報”,其左旁的“幸”,甲骨文写作,像手铐形,即梏),本义是断狱,判决罪人。如例⑦。而断案总要给出一个结果。引申为答复,回信。如例①②。而得到公正判决的一方也会报恩,报答。如例③⑥。而误判错判的一方可能会报复,报仇。如例⑤。由报答义引申为报到。如例④。吿本义用牛羊等祭品向神灵、先祖祷告、祭告。如例⑩。引申为告诉、报告。如例⑧⑨。吿的对象本无上下级之分,后来吿指告上,而吿下,则用“诰”。
10.谤 诽 讥
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厉王止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魏其、灌夫日夜招募天下豪杰壮士与之议论,腹诽而心谤。(《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然力足以至焉,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如①。二是毁谤,说别人的坏话,如②。而诽指背地里议论,暗中小声嘀咕。有“腹诽”之说,指口里不说,心里不满,如③④。而讥有三个义项,一是指责,如⑤。二是讥讽,嘲笑,如⑥。第三个义项是微言(隐微不显,委婉含蓄讽谏的言辞)讽刺,如⑦。
八 兼词
文言文中,兼词是指一个字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词汇现象。因此,兼词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它的读音一般是兼有的两个词的读音的拼合,它兼有的两个词分属于不同的词类。通俗的说,表面上只有一个字,却兼任两种词。兼词的概念首先是由杨伯峻先生在《文言文法》中提出的: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的作用,又起介词的作用,‘一身而二任了’。因此,我管它叫兼词,因为它表面上只是一个字,却兼任两种词。”
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合音合形合义词,如“甭”,就是不用的合并。又如“孬”就是不好的合并。可以看做是一种兼词的仿造。但是文言文中的兼词是无法从形体上判断出来的。
下面说说,常见的几个兼词。
诸
诸是“之于”的合音,可分两种情况:用在句中,兼代词“之”和介词“于”(相当于“在”“到”“给”等);用在句末,兼代词“之”和语气词“乎”(相当于疑问语气词“吗”)。
①用在句中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兰亭集序》)
往诸,不与,归而形诸梦。(《黄生借书说》)
②用在句末
子闻诸?(《左传·昭公八年》)
王常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