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日常

2019-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刘玲00

20201102早上骑车送多宝去上学的路上,有一个瞬间,我叫多宝帮忙看一下,后面有没有车?多宝看了半天(3-5秒)还没回应就开始急了,略带指责的说:有没有车啊?!

多宝犹豫了一会说:额~有一个电动车。

我:看一下就一秒的事情,你为啥半天都没有回应呢?有车就说有车,没车就说没车啊!我问你的是有没有汽车……多宝沉默了。

这时我觉察到:

我的关注点常常在多宝的言行举止上,而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且会不由自主的去在乎言行举止的结果;

比如:当他在说一件事情时,关注他有没有表达清楚,有没有说到核心,对方是否听明白,然后帮助他去调整,而会忽略了他想说的那件事情本身了……

比如:多宝在遇到困难时,去识别他是不是能主动去面对?是不是出现回避情绪,出现回避情绪时他如何反应;而会忽略他遇到困难当下他的情绪感受……

比如:不在乎他的考试分数,不在乎他的礼貌言行……其实是很在乎他的优秀言行带来的好评。

模式:用我的认知经验来套你行为结果,而不是你的感受。

比如,上面提到看车的事情,对我来说,就是一秒的事情,但是对于多宝来说,他要看,还要回答我的问题,甚至有可能他都不知道我问的是,后面有没有汽车,他需要去识别,同时还要思考电动车要不要说,等等。

多宝会形成这样的状态:

我总是去挑剔或赞美他的言行举止后,多宝也很在乎我对他的反应;没有形成用客观信息或者本质和规律去识别这个行为他能不能做的习惯,而是考虑妈妈会不会允许我做……

我用“你不可以这样做。”直接强迫。有时用间接否定的方式,比如:他在表达时不利索,我会想着办法去引导他,有时他不想说了,我会有点无奈。

能量传递给他:你这里不好,那里不行。从纠正的角度去关注他的言行举止时,直接在否定多宝当下的已发生的一言一行。

重复了我和妈妈的关系:我因害怕被别人评判而逃离,而孤单。我和我妈妈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能不断的识别到我自己的模式,而加以改变和转化。

20200518要求是婴儿的特权,需求是成年的标志。

对看电视很近的孩子说:你坐远一点。怎么不吃水果啊?……

这个沟通基于对行为后无意识要求做出调整或者直接给出结论。

→有效关注点,不是他的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需求。关注行为的多半都是废话,对于结果的改变,基本无效。


恐惧确实会传递给多宝,也能转化爱,没有被转化时的担心来自于:

1.他将经历的环境和被支援的资源会跟我一样吗?

不。现在的课程和信息通道远不是我和他所处的环境。

2.我被恐惧深深的束缚住了,他也会跟我一样,是真的吗?

不。他现在的经历就不一样(我妈待我和我待孩子的模式已经不一样)。


宝洗澡要我陪着他守着他,因为他看不见我会害怕。

但我无法满足他这个需求,我的需求是自由在客厅或者房间活动,而不是坐着看着他。

我便会和多宝说:

你这个需求对我来说,我是做不到的,我不会守着你洗澡,你有害怕,我可以陪着你去面对,但你不能依赖我来让你不害怕。

我需要自由的走动或者收拾房间。

你愿意尝试去面对你的害怕吗?

多宝:怎么尝试?

我:可以从,你洗澡开着门,你害怕了就喊一下妈妈,妈妈可以随时回应你,你可以听到我的声音,然后逐渐的突破不用妈妈陪着自己敢一个人洗澡?

多宝带着弱弱的声音:

那好吧,我尝试。

……

要求:你必须满足我,否则就不高兴

需求:你拒绝我也没关系,关键是自我满足。

20191205如何识别和回应关系中的需求:

需求的感觉+内容+实际情况→满足或者不满足需求的内容;并不断动态调整。

1.多宝想一次性买好多个面包,先尊重多买几个面包的感觉,再商量需要买几个,是否吃的完,根据目前饿的程度和胃的肚量来选择;

2.玩了很久的电脑游戏还想玩,我会提出停止的要求,多宝会诞生继续玩的需求→顾及到多宝想继续玩的感受,并温和的和他表达:你知道为什么需要停止吗?

多宝:因为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

我:嗯,那你是自己关电脑还是妈妈帮你关呢?

多宝:那我把这局弄完就关,可以吗?

我:好的。弄完了多宝就自动关了。

优先照顾感受,再来处理事情;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处理事情的同时照顾孩子的需求。

3.多宝和同学不小心发生了严重的碰伤;先处理受伤,并协助孩子为自己造成的结果道歉以及负责;确认他受伤后的害怕或愤怒感受,并协助他通过感受流动提升情绪处理的能力。再次遇到了他会如何反应,调整,说出自己的建议。

20191204

有着优渥家境的人,不知道贫苦的恐惧纠结;可以无拘奔跑的人,不知道被强迫的内心渴望;从小就可以允许表达的人,不知道被压制到无力表达的人,内心想要实现表达的需求是,需要经历多少的反复退缩和勇气才能做到。

孩子,请你再多给一次机会,让爸爸妈妈可以改正;爸爸妈妈,请你们再多给一次机会,让孩子敢去试错;亲爱的自己,请再多给一次机会,让自己可以继续大步走。

事件:

多宝让我帮忙写几个字,写到第三行时,当我写下B伙伴的名字时,他带着情绪抗拒和指责的大喊:你写错了,我不要写这个,是写A;

在那一瞬间,我很委屈和愤怒:我在帮你的忙,写错了,我们再换一张纸重写就好啊,为什么要指责呢?

多宝带着情绪的说我,我也带着情绪的推开他;各自不再理会;多宝看到我生气了,他有点伤心难过,我看到他伤心难过了,我有点心疼自责;带着这种伤心难过,又不爽的心情,我和多宝各自洗完澡……

多爸回来了,多宝去找他爸爸,聊天说话,说完之后;我看到坐在电脑前多爸的背影,我双手抱住他,靠在他肩上轻轻的说了一句:“我好想有一个出口可以倾诉一下”;本来只是想和他互动一下,没想到,说完这句话,瞬间泪奔不止。

我很少在他的面前表露我的受伤和脆弱;眼泪下来的那一刻,我本能的回过头,走开了;那一刻,我才发现:我的内心太需要有一个机会,可以说出来;而多爸,他允许我靠在他肩上,他允许我说着,他在听着和接收着;那一刻,我便得到了这样的机会,就是这样,启动了我内心的受伤,治愈了这个受伤。

后来,我在释放情绪的过程中,尝试表达着:从小到大,从来不敢表达需求;不被允许表达;长大后,我也忘了如何及时表达情绪,那是一种被压制的悲伤,潜入了身体的细胞,以致于现在表达起来觉得羞愧和不敢。

睡觉之前,我找多宝和解,我和他聊天,我们互相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我给他做了一下睡前拍拍操,他安心的睡着了;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它是我生活中简短的片刻;犹如一滴水汇成我人生的大海。

20191202

这几天在和多宝下棋,我很轻易就赢过多宝,多宝不乐意了,每次被我吃掉棋子后,便带着哭腔想多下几步,想重新来过。

这时,我告诉多宝需要敢于面对事情的态度和原则:“下棋有下棋的规矩,你不能因为怕输就带着情绪想违规和耍赖;当我这么表达时,多宝反而更加的抗拒;我立马意识到:没有顾及到多宝的需求;而且我评判多宝没有面对输赢的魄力,告诉他应该要有面对事情的原则态度;当多宝带着情绪想多下和重来时,我解读到他其实是在说:我想赢但我做不到。

于是我问他:你是想赢妈妈吗?

多宝:嗯。

我问:那妈妈来教你用什么思路来下棋怎么样?

多宝轻松起来:好啊。

于是我和多宝重新开始,他下一步,我下一步,然后我会告诉他,我可能会下哪里以及为什么这么下?如果我是他,我又会下哪里?

如果救不了的棋子,那么就放弃并重新布局吧……然后我们愉快的玩着最后结束了围棋。

对于多宝来说:他现在需要的是师傅,而不是对手;虽然我棋艺也不精,但陪伴的能力甚佳,对于多宝来说,便足矣。教育和陪伴需要因材施教,如果多宝这一款的:需要先顾及情感需求,再练习意志品质;否则适得其反,深陷情绪大漩涡根本无暇顾及意志培养。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说给他拍背,他屁颠的马上趴好,然后告诉我:妈妈,拍久一点;就这样拍着拍着甜甜的进入梦乡了。看着他,不禁又想起他细腻的内心,多宝特别会关注人的情感需求:某个瞬间,多宝问:妈妈,为什么你从小不敢表达你的需求啊?

我:啊?

多宝:你昨天释放情绪时,我听到了。

我:哦,这是妈妈的受伤,妈妈不敢说,因为妈妈觉得我想要的没有人会来满足我;现在我知道了,我的很多需求,不是别人不满足,而是我要的别人满足不了,只有我自己能给我自己;我看了多宝:你关心到妈妈的需求和感受,让我感觉到很温暖呢……亲子陪伴的品质,在于协助他主导他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

20190828

今天带多宝来上乐高课,但他想和伙伴继续玩电脑游戏,于是各种抗拒,多宝一抗拒便是各种情绪的喷发。在要出发之前以及昨天上完课都已经达成共同认知,同意今天继续来上的。这时怎么办呢?

过往有时我也用说教和强制的方式要求他直接去,但情感上他是被迫的;这样做的结果是:长大后,他会用我对待他的方式,对待别人。

比如:是你答应了你就要做到,要不然我们开始就选择不同意……这是我们该做的,是会有难受,但不能因为难受就可以不去做啊……

或者有时我就会妥协了:会因为他的感受不想去而又放弃去上课;当下我想用沟通的方式来达成共赢

我了解到多宝不是不喜欢乐高课而不想去的,而是他更想持续体验玩游戏的感觉。

从我对多宝长期的观察,我知道他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通道是:感觉通道;同时他的行为决定也几乎完全跟随感觉走,他不容易看到事实甚至完全忽略事实。

感觉是他的天赋属性,却也容易成为他的局限而忽略意识的成长。

比如:这一刻他体验到不被允许继续玩游戏,他表达的是:我从来都没有玩过一整天的,你为什么要管我……

但事实是,在不上课,而且他的课非常少,其他时间段全部是他自己想玩多久就玩多久的,但他看不到,甚至全盘否认。这时他的情绪已经起来了,我便陪着他,让他带着情绪表达一下。

(过往我自己有一条被控制的信念,常常在多宝有情绪的时候启动,觉得多宝带着情绪表达他的需求就是在控制我,让我产生愤怒),感觉他哭了差不多了,我便开始和他沟通事情。

多宝是感觉型的,如果我和他讲事实,他是接受不到和会抗拒的;

比如:

如果我和他说:这是你答应的,你答应了就要做到;往往就会让他觉得被束缚,而在下一次的时候,他就开始不愿意答应任何事情;

如果我和他说:如果我们临时不去,就会影响到老师和这件事情相关的很多人,给他们造成困扰,我们的反复和迟到会给别人带来不便,多宝感觉不到这份困扰,所以他会觉得无所谓,甚至他会说:造成困扰就造成困扰呗。

如果我直接强制要求他,这种模式最容易配合多宝的信念系统,形成他自己的受伤解读;我虽然无法删除多宝的信念系统,但我也不想特意加强他的信念系统。

从我的感知力,我发现对于感觉型的伙伴,唯一可能协助他的最好方式就是:从感觉入手,让他理解这件事情。于是我和他说:你刚刚有很大的情绪,你感觉到了吗?

多宝沉默着。

我继续:你可以继续被情绪影响着各种发泄,但这样我就没办法陪你和你交流了。或者你可以和我一边说说你的情绪,一边和我交流,可以吗?

多宝:我就是不想去上课,我明天后天都不去,我以后都不去上课,我想玩多久就玩多久!

我:你想玩游戏,妈妈有经常阻止你吗?你有没有发现,你从起床,你第一件事做的是啥,就是玩游戏,中间都没有停歇,一直玩到现在,是不是呢?

多宝:但我想继续玩,还没玩够。

我:那你觉得玩到多久你才会感觉够呢?

多宝:我要玩到晚上睡觉。

我:玩到晚上睡觉你就会觉得够了吗?你第二天起床会不会又想玩呢?

多宝觉得好像是的。

我继续:你有没有感觉,好像永远没有够的那个感觉哦,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只是玩游戏一件事情,我们要吃饭睡觉出门学习,等等……

多宝:我就想一直玩。

我:你知道吗,我有时也想我可以一直躺在床上看电视然后还能赚到好多钱,你觉得这可能吗?

多宝:不可能,你看电视你就赚不到钱啦。

我:对呀,如果我要赚钱,我就需要去上课,去工作,去做个案,去行动,所以我想一直躺在床上看电视却还能赚很多钱,这是不可能的。那你想你的生活里只有玩游戏,一直玩游戏,这可能吗?

多宝没有说话。

我继续:如果我和你说好,我带你去生活馆,或者带你去东莞上课,然后我出门前告诉你,我不带你去了,因为我现在感觉不好,不想带,然后留你一个人在家里,或者在去东莞的路上,我不想带你去了,我就让你下车;你觉得妈妈可以这样做吗?如果妈妈这样做了,你是什么感觉呢?多宝真的在感受,如果这样是一种什么感觉……

然后我继续:你知道吗?你现在的行为就像妈妈说好带你去生活馆却临时告诉你不想带你去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想玩游戏没问题,但同时也要出门去上课。

我感觉多宝现在基本已经能理解了,情感上不再那么抗拒了,但还是无法主动的选择行动。

于是我便主动的给他加强一个行动的指令:那我们准备一下,五分钟后出门。

最后他和伙伴继续玩了一会,然后很愿意的出门了,整个过程中,他之前的那股情绪完全好了,出门后到上课结束回家,他不再被之前的情绪影响而是完全沉浸在当下事件中,和我主动聊天,说话,交流和表达。

我真的没有想到,当我的意识完全中立的来主导,加上没有一丝妥协或者强制的能量时,多宝可以如此快速的结束他的情绪和不受影响了,刚刚的事情似乎没发生过一样。

那为什么这一次面对多宝同样的情况,我处理的意识和感觉以及效果会觉得和以前不同呢?

最大的感觉就是:过往虽然也可以很有觉知的面对多宝,但内心还是会有觉得被控制的感觉,要么我带着觉知接受了,但这样还是会对自己觉得有一丝的妥协,要么愤怒起来了只能先处理自己的情绪了,当下也顾不上他。

但这次我翻转了关于我是被控制的这条核心信念,我不觉得对方有情绪的对我表达就是被控制,反而可以真的从事情层面和多宝状态中去找支持的方式并且去行动。

过往甚至我误解的认为:觉得只要多宝有情绪了,我就要优先以多宝的情绪为第一要素来决定事情怎么进行,而不是从事情的层面和规律来解决事情;只要多宝难受了,那这时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边站了;

但问题是多宝的情绪很多时候是他的单一解读,甚至是信念给他解读而产生的呀,这时不分青红皂白的以多宝情绪为基准来面对事情,变相等于用多宝的信念来协助他是否行动或者不行动;

那信念的行动或者不行动如何创造出灵魂真正想要的结果呢?所以在我和多宝这种以感觉型的亲子关系中;

我以互相支持对方为方向:面对情绪,以释放和疏导来进行;面对事情,要以尊重事情本身和做事的规律来进行;而不是以情绪来衡量适不适合做,以及决定做与不做。

面对亲子关系,最大的支持就是先了解自己和孩子的属性,并找寻符合属性的规律和本质来陪伴孩子,可能是最合适的。


20190730

小玉给醒悦的戏剧课拍完照,跑过来跟我分享:他们刚刚玩的游戏好好玩,两个人,一个可以决定和主导另一个人的身体,怎么指挥他就怎么动;还有刚刚有个小男孩很喜欢玩他的玩具枪,可以射靶子,于是我就就地取材,协助孩子拓宽他的玩法,我拿一只大头笔,放在远处,作为靶子可以射倒,刚开始发现太小,很难打中,接着在笔头夹一个夹子,发现会倒,哈哈,后来小男生他又继续给另一边再夹一个,正好平衡,就这么玩了好久……我边听边欣赏着,这些不管是提前设计的游戏还是临时发挥的游戏,真好啊!

晚上回到家,看着多宝,正在玩游戏,于是我便想:此刻我是一个带领人,我可以怎么支持和询问多宝呢?来试试吧。

我慢慢的来到多宝身边,说:你在玩什么游戏啊?

多宝:就是打人的游戏。(两方对战的)

我:哦,你很想喜欢玩打人的游戏?

多宝:嗯。

我:是因为你很喜欢战胜对方吗?

多宝:是啊,而且我还可以收集很多宝藏。

我:那你收藏这些宝藏可以做什么呢?

多宝:我可以给我建一个很高很高的房子,到月亮上去,然后我再把梯子拿掉,这样就没有人可以上来了。

我:这样就不会被人打死了对吗?

多宝:是啊。

我心里想以及我过往的观察:多宝真的是一个偏向于防守型;他一般不会选择主动进攻;然后我继续看着他玩,刚好遇到一个无限上升的梯子,但看不到尽头有些什么,然后我发现多宝既想上去,又犹豫;于是我问:这里有个梯子,那我们要怎么办?

多宝:我不知道那上面有没有敌人。

我:那你要不要上去看一下?

多宝:我怕他会把我打死了。

我:这么远,他会打的到你吗?

多宝:恩,应该打不到。

我:那你要上去看看吗?

多宝:我先到梯子的另外一边先看看,这里应该能看的到。

多宝在梯子的四周都看完之后,发现他并不能确定些什么,而这时刚好附近来了人,于是多宝果断放弃了梯子的探寻,改去追寻旁边的人了。

对于多宝来说:他的玩会设置在他认为的安全范围内,不太敢探险未知的危险。

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现多宝会对两类害怕:

一类是对未知的不能确定的事物会有担心。

一类是他认为的不能抗衡的人事物会有害怕,比如面对爸爸的拒绝,他是很容易就选择放弃继续沟通然后选择一个他能把握的方式来达成他的需求或者就放弃他的需求了。

玩完游戏之后,我带着多宝洗澡和睡觉,躺在床上时,多宝说:妈妈,我睡不着。而这时,我正好想到了小玉和我分享的游戏,于是我说:那我们来玩游戏吧,你指挥我的身体,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游戏。然后我爬起来坐在床上,多宝一把趴在我身上抱住了我,一下子摇晃了一下,于是我就就地取材想到了一个游戏:我们玩大风吹小草摇的游戏怎么样?就是你这样抱着我,然后根据风力大小摇我这棵小草。

然后多宝就摇着我的身体转圈圈:一会大风,大幅度转圈圈,一会小风,轻轻的转圈圈。

玩了一会继续玩指挥身体的游戏,一开始,多宝只是简单的让我站起来,坐起来,躺下来;后来他站在床边看着我想着要让我做什么动作;然后开始加入被子,加入绳子绑住我的脚,还要我闭上眼睛。

我之前教过他打结,然后绑绳子的时候,他让我躺着,一个人摸索着怎么打结怎么绑,足足探索了有五分钟,直到完成,以前我让他学个手工,画个画,没两分钟就丢到一旁,没兴趣。就这样陪他玩了半小时,后来又玩小草的游戏,又玩钓猫的游戏……然后蚂蚁爬树沉沉的睡着了。

透过越来越精微的观察:我发现多宝他喜欢一起玩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或者事。他大部分不喜欢一个做某些事情,而是喜欢有人一起玩,包括他最喜欢玩的两种电脑游戏,也全是与人对战或者团体合作,甚至喜欢和伙伴们一起交流他的游戏。同时,他喜欢给人制造一些出奇不意的障碍或者体验,比如他突然躲猫猫吓到我,他就很开始,比如玩游戏时他绑住我的脚,让我意外的走不了路,他咯咯咯的笑翻了。

他的受阻模式:感觉是他怕危险,他需要在他认为的安全范围内玩,面对不安全,他更多的选择是退缩和放弃。

我想我可以支持他的方向是:协助他认识到自己是怎么划分哪些事物对他来说是不安全的,并且带他尝试主动去面对;以及中立的面对人事物,不是他的想象和感觉。

同时他喜欢用感觉来体验一切事物,偏向于全身的触觉,整体融入,喜欢有人交流,玩耍;哇,我发现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无数宝藏,当你越深入了解,你会越着迷,至少我是这样的。


20190710

和多宝一起在睡午觉,睡觉之前和多宝说好,闹铃响了我们就一起起床,我会叫醒他,闹铃响的时候,我醒了,但多宝还在熟睡,我想着让他多睡一会,于是我就一个人去工作了;中途多宝醒来发现我不在他身边,哭着说:你为什么这样?(明明说好了一起起来的),我结束工作陪着他,他的情绪很悲伤还有愤怒。

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感知,为什么多宝如此的想要和我在一起,害怕这种离开;他面对我的离开和没有遵守约定他很愤怒,他面对我不在他的身边他很悲伤,他边愤怒边哭,边说着:我很生气,我很讨厌你……又边要紧紧的抱着我,我忽然很理解他,我在他不知情的状态下离开,对于他来说,无比的害怕;他可以接受:我明确的告诉他我去哪了,去多久……的离开,但很害怕不告而别,或者不知情的离开,即使我只是在离他一米远的地方,但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未知的失去。

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虽然我是想让他多睡一会,但确实没有说到做到,而且还自作主张的决定了。于是我和他道歉,说对不起,我失约了,我会改变。

多宝:对不起也没用了,哼。继续带着情绪对我提要求了:我以后不去上学了,我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了,你必须怎么怎么样……边说边无意识的用脚乱踢我。

他可以有情绪,但不能用情绪来攻击我。于是明确的告诉他:你可以有情绪,可以哭,可以说,但不可以踢我;他停下来:继续要求着,你要怎样怎么样……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孩子的第一个需求没有被满足时,他会诞生无数个第二层需求,而第二层需求是满足不了他的第一个需求的。

于是我对他说:你需要的是妈妈陪着你,不离开你,我现在愿意这么做。(其实我感觉他需要的是我给他安全感)

多宝:你刚刚离开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的自行离开对他来说,是他核心里最害怕的失去。

我:因为刚刚我看你睡的很熟,就让你多睡一会。

多宝还是继续说着: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刚刚就是这么做了。

我:是的,对不起,我现在很愿意陪你。

多宝:那你接下来我去哪里,你就跟着去哪里。

我:可以的。

我非常清晰的感知到,他表达这个话,并不是真的要我接下来的未来都跟着他,但他需要这样的确定来确保安全感。

他往边上滚,我也往他边上滚,他去玩游戏,我也陪着他过去。然后他说:妈妈,你可以坐在床上,你可以玩你自己的。

我:需不需要我和你坐同一个凳子呢?

多宝挪着屁股让我坐着,我抱着他陪他玩……过了一会儿,我问他:我可以离开一会去发个语音信息吗?

多宝:可以啊,待会你忙完了再过来。

他的情绪完全好了,这件事情也过去了,但我知道多宝内在的那份缺失的安全感还存在着。

一个部分是需要我不断中立的创造一个环境,让他感觉安全,和不再加重这份缺失的安全感,一个部分是慢慢协助他看见分离的真相一个部分是他自己在成长的过程里需要去面对的,清理他的核心心碎。


20190102

Q:金姐,毛毛今天第四天去幼儿园,前几天都会进校门哭,今天在车上不愿意下来,不愿意进去了,剧烈哭闹。然后你当时怎么处理多宝这样的情况的呀?

我:宝宝为啥不愿意上学呐?

毛毛说:因为想妈妈,担心妈妈离开。

我就说,妈妈知道了,知道宝宝很想妈妈,妈妈也想宝宝的,妈妈知道刚开始你不适应,妈妈想起你游泳时,刚开始不敢下水,后来慢慢就适应啦。宝宝慢慢就适应啦。而且,宝宝放学了,妈妈早早的来接你。就这样,老师就从我手里抱着嚎啕大哭的毛毛进去了。

金晶老师A:关于如何处理孩子上幼儿园的哭泣,建立安全的分离过程?

第一层:面对孩子对于分离所表现出来的哭泣,自己内心是否有受伤(觉得自己没照顾好他,害了他,让他受伤了,等等)

觉察后,如果有,那么这一层自己内心的受伤需要释放,清理(觉察释放清理,你自己可以操作,也可以找伙伴支持)这个受伤不是和孩子分离造成的,而是过往就已经存在了,只是透过孩子分离这个事件展现出来了,正好是处理的时机。

第二层:对于分离的受伤基本没有,或者没有分离的受伤解读了,但自己面对孩子的哭(委屈伤心各种情绪)而难受心疼的,跟上面一样,协助自己处理这份心疼。

第三层:如果上面两层都清理了(可能不会立马就全部没有,但过临界值或者自己能接受的阶段也可以,之后在持续清理就好)那么就可以在表达跟孩子进一步的沟通了。

表达上:就是你自己看我之前写的那篇文章里的真相,态度温和但坚定的告诉孩子,上学这个事情必须去做的,但我们愿意陪着他一起去面对这份必须要做的的难受和痛苦,他可以难受的,他可以表达的。

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多问他,他内在的担心和害怕是什么(这个部分看自己可以如何协助)

同时,每一次他哭了,难受了,就中立有爱的陪着他,接纳他。

行为上:我当时有做了一些陪伴,协助他尽快融入和接纳这个改变和环境:邀请同学来家里玩,放学了和同学一起在外面玩,认识他的同学,和他聊同学的话题,同时做一些他喜欢吃的东西,等着他放学,和他约好会在什么时候接他,告诉他,我爱他,我们不是分离,只是他需要去学校里学习和成长,去学习还会回家,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等等之类的。

第一层和第二层直接影响我们操作后面两个是否中立还是补偿内疚。

所以清理自己是根基,用自己的状态去影响他,陪伴他渡过就好。

多宝的幼儿园分离过渡

亲子关系日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