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 程序员 编程经验@产品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奶爸聊IT—如何判断一个新项目是否值得做

2017-08-30  本文已影响488人  奋斗De奶爸


抉择

1、多维思维才是硬道理

一个项目到底该不该做,简单的判断逻辑就是这个项目能否取得财务上的成功,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项目干完了到底赚不赚钱。

如果算下来不赚钱,是否就可以判定,这就是个不值得做的项目,当然不是,这是典型的单维度思维,少了时间这个非常重要的思考维度。

所以我们需要判定,未来几年是否有赚钱的可能,在成本固定的情况下,就要看未来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市场规模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纵向是指同一个项目一期做完了,后续可能还会有持续的的投资,也就是还可能有二期、三期项目。

横向就是,同类市场都有类似的痛点,可以通过单项目做出来的产品完成低成本复制,如果横向能复制几个点,也是不小的预期收入。

就是加了一个时间的维度,思考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要学会多维思考。

2、决策四象限法

为了更好的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做,我自己总结了一个四限法来做决策,你可能会发现很多需要做选择的地方都会用到这个四象限法。

比如安排任务的优先级可以用四象限法(按任务的重要和紧急程度划分四象限),比如合作厂商分类可以用四象限法(按照厂商的服务能力和合合同金额来划分四象限)这就是触类旁通吧,我们应该学会这种工具运用的迁移能力。

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做按照两个维度来划分四象限,横轴是“当期项目预期毛利”,纵轴是"预期市场规模"。

这样划分出的象限分别是四类项目,分别是“当期项目预期毛利低+预期市场规模低"、“当期项目预期毛利高+期市场规模低"、“当期项目预期毛利低+预期市场规模高”、“当期项目预期毛利高+预期市场规模高”。

在具体讲这个四象限法之前,先来看看如何估算“当期项目预期毛利”和“预期市场规模”。

(1)当期项目毛利=项目预期收入-项目估算成本

项目的预期收入,或者是项目的预算或者是项目的投标报价,项目估算成本大都是按照工作量和人天单价进行估算。

(2)预期市场规模=纵向市场预期规模+横向可复制市场预期规模

纵向市场预期规模一般就要靠销售根据以往的合作经验来预估。

横向可复制的市场预期规模,一般也是通过销售预测或者如果我们在其它类似市场已经进入,可通过下发调研问卷的方式来初步调研市场机会。

3、如何运用四象限法决策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其实都是一个粗略的估算,下面我们如何依据四象限进行决策:

(1)“当期项目预期毛利低+预期市场规模低"

此类项目一般是单点项目,当前项目可能是微利或者赔钱,而且预期市场规模几乎为零,这类项目建议果断放弃。

有一种情况除外,这是个政治工程,比如政府找到你,不做不行。

(2)“当期项目预期毛利高+期市场规模低"

这类项目建议酌情做,一般是一锤子买卖,赚完钱就走人,可是如果利润很高也值了。

因为预期市场规模低,所以一般是新产品尚未得到市场的验证,需要考虑机会成本,如果未来一段时间有收益更高的项目,而恰恰又是这个团队擅长的产品,可能就会错过了。

(3)“当期项目预期毛利低+预期市场规模高”

这类项目建议做,可能是新产品,如果是新产品,还能有好的预期市场规模,相当于找到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从长远来看是好的,也值得做。

如果是成熟的产品,当期项目预期毛利低,很可能是增加了很多产品无法支持的功能,这也是个打磨升级产品的好机会。

如果当期项目预期毛利负的很厉害,未来的预期收入都不足以填满,就要小心决策了。

(4)“当期项目预期毛利高+预期市场规模高”

这类项目必须要做,都是送财童子,也叫天使项目,来一个做一个,想尽办法也要拿下。


今天和各位分享了一个小工具,大家也想一下,还有什么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