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4: 总结
上周在澡堂里偶然注意到一本名为《摄影的艺术》的书,当时脑中旋即浮现出凯峰老师每日清晨奉送的一张张摄影作品,顿时被勾起了对这门陌生学问的好奇心。我平日拍照因为不懂摄影从不会去修图,自诩还原真实,这就好比一个初学化妆的女人,不忍直视自己眼前这副石榴姐的妆容,最后只好选择素颜出门。
在翻阅这本书的目录时,我的注意力立即被其中一章的标题吸引住:摄影技术和艺术忠实性。艺术的忠实性是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这一章。文章开篇便提出了我关心的问题:
对于摄影处理,什么时候才算是从合理的范畴踏进不合理的范畴?在处理过度之前,可以处理到什么程度?
书中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这样的解答:
我的作品不是为了记录场景,而是要演绎场景。它是我对场景的评论,所以它包含了一些我自己的元素。只要是尝试创作艺术作品,我就有了艺术的许可证,让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以创作自己的艺术。我的所有照片,都是按我对场景最具说服力的表达方式来创作的。如果这需要强烈的处理,那就这么处理吧。
看到这里我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该也有这个意思吧。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并不是为了记录,而是演绎。写作也是一样,除非是特定题材,大可不必时刻给自己框上一个“忠于现实”的枷锁。作为艺术的文字就好比画家手中的各种颜料和笔触,你只管放手去实验去表现,大不了是丑得令人不敢直视,绝不用担心因为“不忠于现实”而遭受任何制裁。
这一点我在这两周写作课中也有同样的体会。大家写的文字风格各异,主题也各有不同,有写城市,有写美食,有写人物故事,有写思绪感慨,有写回忆,有写幻想,有教你如何做菜养鱼种花,有教你用户体验设计。这些统统都是好的,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认真的思考,都能引起共鸣。
当然,写作虽然题材不限,表达效果自然还是有良莠之差的。在阅读完所有人的文字之后,我获得了一些关于如何写作的启发,下面稍作总结。
首先,容我把写作简单地概括为这三个阶段:观察 -> 感知与理解 -> 表现。这便意味着,如果你想写出好文章,光只会堆砌华丽的词藻是不够的,还需要平日里对所写题材有用心的观察和深刻的感知与理解。
观察的用心程度决定了你所描写对象的细节丰富程度。比如,《冷沾沾味的成都》中对食客的描写因为丰富的细节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几个互不相识的女人,带着小孩,围坐一桌。她们熟练地从同一个铁盘取签串,在桌角的红油和酱汁碗里沾一沾,送到嘴里,轻轻咬住食物,捋下牙签,放在自己面前的圆盘里。每个动 作都暗含规则,比如不能把吃过的东西伸进共享的酱汁里,牙签不能顺手放在别人的盘子里 ——后面是要数牙签结账的。
而感知与理解则是不同作者感知力和思考深度的分水岭。所为立意的深度便体现在这里。虽说是写相同的题材,对事物理解更深刻的作者写出的内容无疑能给读者带来更多启发。比如,《我的一个朋友》。
而最后的表现阶段,是很多人倒下的地方。这两周的写作令我强烈地感受到词汇量的贫乏。只懂得使用如“十分”、“非常”之类的词来表示程度。
综上,写作其实不去纠结词藻的华丽,先做到语句的基本通顺,以对象的细节丰富和深入理解取胜,比如“像大人的样子”,简单的词语,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