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读书想法

面对“专家”,不要一味的选择相信,要学会合理的去质疑。

2022-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四月的纪念

孩子的二伯是个特别迷信专家言行的人。他的口头禅就是:专家说吃XX对血压好,专家说吃那个XX对消化系统好。

每次他说什么好的时候,我和她女儿总是默契的相视一笑道:是专家说的吧!

也因为他对专家的执著相信,家里堆满了保健品,以及所谓的便宜的高档酒。

真的难以想象,“专家”二字赋予的力量有这么厉害。哪怕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东西,只要专家说吃了对身体好,就会有许多的人争先恐后的去购买。

可见专家的影响力,还真不是三言二语能解释清楚的。

《思维复盘》的作者就劝告我们,不要盲目相信专家,要想发现真正的问题,还得需要我们自己去动脑筋去思考。

就拿《我不是药神》中的假专家张院士来说吧!

刚开始,他把面粉掺杂着药丸里面,卖给哪些白血病患者。以此来谋取暴利。

你说:这些药把人吃坏了怎么办?

答:不可能吃坏的。

你说:这些药能把人吃好嘛?

答:当然也不能。

那你又要问了:既然吃不好,为什么要买他的药丸呢?

答:他是穿着白大褂的专家啊!再说他这个药便宜,省了医院那一块的开销费用,是省了中间商直接到患者手中的。就像是在淘宝上买衣服便宜一样的道理。

由此可见,在所谓的专家面前,人们的免疫能力基本都是下降的。

爱因斯坦也曾说:专家不过是一群训练有素的狗。

想要辨别真假专家,主要还是要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

比如说读书。读书就是让人认知快速成长的一个过程。

既然说到读书,首选就是参加笑薇老师的读书营啦!书营里面选择的书都是一些致用类的书籍。

笑薇老师不仅教我们快速读书的方法,而且还教我们用写笔记的方法,加强记住书中的着重点。

同时,她也告诉我们,书中的观点我们也不要一味的选择相信,要懂得取舍,合理的去质疑。

当一个人通过阅读,学会了思考。生活中再遇到“专家”的时候,她(他)就不会傻傻的选择相信了,起码她(他)会质疑了吧?

你认同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