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李世民起兵反隋后的三大竞争对手
隋末动乱,各路义军风起云涌,建立旗号者难以计数,但大多是乌合之众,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比较有实力的当属李渊、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这四大军事集团。
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寨群雄在现代人心目中的知名度很高:当过道士的军师徐茂公、义干云天的秦琼秦叔宝、做门神的凶煞尉迟恭尉迟敬德等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诸多如《说唐》这样的通俗历史小说。
然而,历史和演义差别很大,我们且先看看正史所记载的李密军事集团吧。
李密李密是西魏功臣李弼的曾孙。李弼和李渊的祖父李虎同是八个上桂国之一,所以李密和李渊也算是世交了,这在当时也是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李密自小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很得隋朝元老杨素的赏识,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也很信服他,视为心腹。
炀帝大业九年(613)六月,杨玄感趁隋炀帝御驾亲征高丽,国内空虚,便在黎阳发兵反叛,恰好赶到的李密为他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目光短浅的杨玄感竟然选中下策,结果仅仅两个月便全军覆灭,身首异处。李密被隋炀帝悬赏通缉,只得四处逃亡。由于官府的追捕,没人敢长期收留这位钦犯,李密的处境困窘异常,“至削树皮而食之”。
当时,东都法曹(检案院检察官)犯罪当斩,狱吏黄君汉却私下放了他,翟让便亡命瓦岗寨做了山大王,同乡的单雄信、李世勣(即演义中的徐茂公),带领一群好勇斗狠之辈去依附他,势力逐渐扩大。李密无处容身,只好投奔到瓦岗案,并凭借其出色的才学和谋略,很快赢得翟让的赏识和部下的尊重,后来他设计除掉翟让,成为瓦岗察之主,也成为各路反隋义军中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在几个起兵造反的集团领袖当中,李密无疑是夺取政权最有力的竞争者。
窦建德是漳南人,少年时胆气过人,喜武尚侠,在家乡做了个二百人长。他处事公正,所以很得乡亲的敬重。大业七年(611),窦建德被官府怀疑私通义军,家属悉遭杀害。窦建德率手下二百人投奔清河境内的高士达。后来高士达与官兵作战身亡,窦建德统领其众,于大业十三年(617)自号长乐王。
王世充,字行满,其祖先本是西域商人,后来迁到中原,因为他祖母改嫁中原人士王粲为妻,便改姓王。王世充“豺声卷发”,身上还保留着西域人的血统。
王世充王世充的父系做过怀、汴二州长史,王世充于承父荫,顺利迈入仕途,一路升迁。最后升到江都带丞,隋炀帝多次巡幸江都,王世充善于察言观色,揣度隋炀帝心之所欲,为他盛修宫室台阁,进献远方珍奇宝物和美女。隋炀帝因此对他十分赏识,升他为江都通守,兼管江都离宫事务。
王世充虽是奸佞小人,却智谋过人;他看出大隋帝国政治紊乱,根基已朽,是一条快速下沉的船,便预先为自己故好铺垫:他凭借手中的权势地位,暗地里结交各路类豪,广树私想,他带兵攻打农民军,功劳却都分给部下将额,取得的战利品也部分给土兵,所以很得将士的拥戴。
公元617年,李密率重兵逼近东都洛阳,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向远在江都的隋炀帝求援,炀帝命王世充率太军驰援洛阳,王世充与李密数次交锋,胜少败多,最后两军在洛阳北部决战,王世充一败涂地,仅率数千人逃还。虽是败军之将,他后来却发动兵,杀掉了越王杨侗身边不亲附自己的大臣,把杨侗直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杨侗于是成为了傀儡。
在兼并了杨侗手下的军事力量之后,王世充也逐渐成为反隋的一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