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里有问题心理

走出抑郁必须遵循的七条原则(1)

2015-04-15  本文已影响190人  Kukmoon谷月
走出抑郁,春暖花开

我是抑郁症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积极地思考,我已经基本上摆脱了抑郁情绪的折磨,虽然它仍然像躲在角落里的疯狗一样,时不时窜出来咬我一口。

在抑郁期间,通过与心理咨询师交流以及大量阅读与思考,我发现了七条带领我走出抑郁的原则。无论你是抑郁症患者还是仅仅是偶尔产生抑郁情绪的正常人,这些原则都有效。下面我把这些原则逐一列出,希望它能帮到你。

我必须强调:这些原则不能代替药物和心理咨询。

1. 只有我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句话强调个人的主动性,有点像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著有《人性的弱点》)或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1932—2012,著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老生常谈的教条。由于抑郁症患者缺乏主动性,因此它可以作为对症治疗抑郁症的非物质药物。

在抑郁发作的时候,我会自怨自艾:“我现在软弱无力,毫无斗志,活着如同行尸走肉,不如死掉。我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是不是源自魔鬼的诅咒?”于是推掉一切工作和约会,孤单地躺在床上以泪洗面。然而,我只有认识到“只有我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才会醒悟:如果我继续放任自流,那么人生只会变得更糟。

在抑郁情绪缓解的时候,我会像念诵咒语一样念诵这条原则,从而鼓起勇气继续工作和生活,继续对抑郁症作战。

2. 过去的已经不可改变,我只能活在当下

抑郁症患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已经发生的绝大多数事情耿耿于怀,我也不例外。

经常发生我不能接受的事情,我会长久地自责,例如:“如果当初我能表现得更强悍一点儿就好了”,“要是当初我拒绝了他/她的要求该多好”,“我本应该抗争到底的,不该懦弱地逃避",等等。

承认过去的已经不可改变,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实在太难。所以我并没有试图机械地重复这个事实,而是像佛教徒们所做的那样,搁置自责对我情绪的影响,而是把注意力移到当下。

根据史蒂芬·柯维、陈一鸣(Chade-Meng Tan,著有《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戴维·艾伦(David Allen,1945—,著有《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的著作,我总结出了一个理论:

因为(1)人能影响到的事物是有限的,这些事物都发生在当下;(2)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了一事就很难兼顾另一事;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我能影响的事情上,就不会再去兼顾该死的抑郁情绪。

那么如何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我能影响的事情上呢?正念禅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可以让你实现这个目标,请根据陈一鸣和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1961—,著有《人间是剧场》、《近乎佛教徒》)的著作学习正念禅修。

3. 我产生的种种负面想法,大多是幻相(全部是幻相)

抑郁症患者经常会产生大量负面想法,导致抑郁情绪加强,进一步产生更多的负面想法,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比方说,有时候我会认为,全世界都抛弃了我,我孤立无援地经受着这个世界的风吹雨打。然后就会陷入抑郁情绪不能自拔。越是抑郁,越会加重孤独感。

由于负面想法是抑郁情绪的重要来源,如果认识到这些负面想法大多(全部)是幻相,就会减轻自己的抑郁情绪。

如何才能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你产生的负面想法大多是幻相,要证明一个念头是幻相也很容易,只要一点点行动就好。就拿”全世界都抛弃了我“举个例子,我只需要给我的亲人打个电话,求助他/她的安慰,就能证明”全世界都抛弃了我“不过是个幻相。当然,抑郁症患者普遍缺少行动力,为了增加行动力,请在保证服药的基础上参见第1条原则。

对于佛教徒(对,我就是佛教徒)来说,一切都是幻相,你的负面想法也概莫能外


——敬请期待后4条原则的更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