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 讲和爸爸的一段故事
老汉儿,有一件事情你可能已经不记细节了,但是我常常想起,老师上篮球课的时候会想起,讨厌你的时候会想起,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想起,生活苦逼的时候会想起,现在带团队的时候会想起,看《摔跤吧!爸爸》时会想起,每次想起都悟出不同的道理。
大概四岁的时候,老汉儿教我打篮球,每天吃饭后,到楼下和另一栋楼的间隙处,带上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篮球。两个小手手要一起抓才抱得稳。走到楼道,老汉儿就教我,两脚岔开与肩同宽,把球弹在地上,起来的时候用力拍下,让它弹上来。
开始的时候,老拍不起来,试了几次,更加用力,手掌都打红了打痛了,才勉强弹起来。老汉儿就教我调整,手不用打这么痛,自己亲自示范给我看,手心是空的,只需要手指用力,不需要这么大劲,球也可以起来。示范后,把球给我,按照老汉儿的方法果然轻松了很多。
但是问题又来了,球弹起来后,往其他地方窜,控制不了球。老汉儿又把球拿过来,自己示范,让球弹得高一点,方便控制它的路径。我又接过球来试,果然,不用那么措手不及,球弹得高,有了更多反应时间,如果球偏了,那在它弹起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就提前准备好。测试了几把,上手了。
就这样几个来回,你说我听,你做我看,我说你听,我做你看后,又一轮一轮的你说我听,你做我看,我说你听,我做你看。反反复复,直到当时4岁的我,可以没有问题把篮球很好地不断拍起来。
我就一直拍啊拍啊,老汉儿就在旁边给我数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越数,我越有劲,越有动力不想让球断掉。有时球会砸在自己脚上,滚走,自己去捡浪费很多时间和多余的精力,老汉儿就给我指导方法,往下拍球要拍到自己能力范围以内,这样弹起来的时候很容易接上。所以我每去捡一次球,回来就会更加专注地拍球,不让球反弹到自己脚上或者手以外的地方。这样调整后可以连续拍球的次数增加了。老汉儿一直在旁边数,突破50了,突破100了。老汉说加油,今天拍到300个我们就回家,已经拍了100个了,再坚持下。一只手不行换一只手,另一只手两手交叉运球。
这样练了几天,从100到300到500再到1000。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完和老汉儿一起到楼间过道练球。我很小,老汉儿就在旁边一直弓着腰给我数数。吃了饭出来散步的邻居,也都熟悉了我们父女俩的身影,驻足会停留半分钟观看,寒暄两句。
后来,高中老师教打篮球。学生排成一排,老师在前面示范,一边走一边把球拍到前面的地方运球。然后把大家分成两组,轮流运球走到对面交接给队员。看似简单,但是对很多可能是第一次摸到篮球的人来说太难了,老师示范了几次,让学生去做,还是不到位。体育课成了表演课。这时,我想起了老汉儿陪伴式的教学。
看《摔跤吧!爸爸》的时候,听见了自己心中灵魂震撼的声音,震源来自内心,从喉咙一直震到眼睛震出一口泉。想起那么多个黄昏,楼间过道里,篮球的影子一上一下在两个弓着身子的一大一小的人的影子中间跳动。想起小时候那么多次,讨厌老汉儿的时候,又回想起楼间球影。
老爸啊 请别这么狠心
老爸 你这么严格
我们真的很受伤
可怜可怜我们吧
我俩还是小孩子
这么多训练啊
都活不下去了
这真真是折磨啊
我俩的童年十分折腾
天真乐园已然远去
谁都比你好
老爸 放过我们吧
印地语电影里的坏蛋 都比你好
老爸 你这么严格
我们真的很受伤
现在带团队,带的年轻人居多,他们会告诉你这件事是不可行的,目标是达不到的,我只有尽力去做咯,种种把自己安置于舒适区的言行。在这种情况下,像学校体育老师一样只是去示范,是达不成效果的。
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下的最重要的礼物,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来本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发现自己能够掌握自身潜能,也知道要使自己的梦想成真,需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
谢谢爸爸,这个父亲节我把我们的故事分享出来,这可能是最好的礼物。
注:四川,重庆人把爸爸叫老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