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国学与传统文化

走进博物馆展品(二)

2017-07-31  本文已影响15人  空森林

国家博物馆新的常规展览“古代中国”很不错,面积很大,展品也很丰富,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些。分享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而且是自己感兴趣的。最开始看展览,最感兴趣的是书画,可能比较直观。后来最喜欢瓷器,而现在,我更喜欢雕刻艺术。但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都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最终体现。通过这些展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古代中国人的艺术成就,更多的,是古代中国人的思想。今天的我们,毫无疑问的,拥有前所未见的物质享受,但是精神层面,那些创新与活跃的思维,是否还在呢?(展品部分时间顺序,完全是电脑的排序)

这是民国的大家,最前面右边的是弘一大师李叔同,后排最右是鲁迅。还有蔡元培、胡适、辜鸿铭等人的雕像。这组雕像当然不在古代中国的展览,而是在大厅里陈设。对于民国的这些大家,我不能说算是熟悉,因为上学时很不爱学近代历史,至于原因,大概是觉得没什么意思。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那个时代,是中国近代最有意思的时代,也是思想迸发的时代。说来也怪,中国最具思想与开放时代,往往是乱世。远到战国,再到后来的魏晋南北朝,直至近代的军阀割据,都是中国艺术大放异彩的时候。但只要大一统之后,这些绚烂的色彩便烟消云散了。

康熙皇帝

满洲人了不起。曾经的女真人建立了金国,与宋、契丹、西夏、大理、吐蕃共存于天下。后来金人占据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疆域,进而将今天的北京变为金中都。后来金虽然被蒙古所灭,但几百年后,女真人再次挥师南下,终于将内忧外患的大明所灭,建立了后金,也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清。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二位皇帝,因为得过天花,所以才有机会继位。事实证明,皇室的选择是如此的正确,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励精图治,丰功伟绩不可磨灭。所以当他死后,即使他不是开国君主,但也被人们在谥号里冠以“祖”这个崇高的荣誉——圣祖康熙。

对于满人建立的清朝,很多中国人都以汉人的身份表示了不满。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时,就曾以“驱除鞑虏,复我中华”为口号。时至今日,也会有很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但实际上“中国”这个称号已经不是一个狭隘的地区或是单一民族的名字。它代表着一种文化的认同。而这也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民族之林的最主要原因。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古代的九岁女孩儿所佩戴的项链,据现在至少一千多年了。即使放在卡地亚的橱窗,也不足为过吧。

很遗憾的,虽然我们看到的这些陶俑是如此的生动,就好像可以听见音符的韵律一样,但中国的乐谱大多已经失传。我们的祖先虽然富有智慧,但在如何记载音律这一点上,实在是不如西方人发明的五线谱。那些在诗词中反复出现的名曲,比如《霓裳羽衣曲》或是《高山流水》,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不过从这些陶俑里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多么善于接受外来事物。那些从西域传过来的琵琶和竖琴,以及北方少民族窄袖圆领的穿着,都在显示着唐朝这个大帝国对于外来事物的包容性。其实也难怪,唐朝皇室是鲜卑人的后代,所以在某些程度上比汉人更“大气”一些。

说到服装,唐朝虽然也具有汉人的峨冠博带,但其它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是大为流行。就像图片中的这个人所穿的衣服,如此宽大的外翻领,即使放在今天,也还是一大流行元素。而斑驳的着色,也显示着这件衣服大胆的颜色搭配。

各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就像人们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虽然眼前的那些建筑风格各异,但你还是可以看出它们建造的先后顺序,只不过,古代艺术品大家接触的较少,所以很难分辨了。但如果看得多了,北魏北齐的佛像造型非常容易辨认,这些佛像具有希腊风格,而佛衣的褶皱被冠以“出水纹”的称呼——就是像刚刚从水里出来一样,贴身而下垂。

最后一张图,猜猜是什么动物的头骨?

·

·

·

·

·

·

·

·

·

·

·

对,野猪的  🐗  哈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