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东三省理事会推文专题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2024-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巷小酒

我的一个大学老师,一位女士,教我们哲学概论。

这是大课,整个学院三四百人在一个大阶梯教室上课。每次上课乌泱乌泱,除非热爱哲学的学生,没几个人认真听课,只求不挂科。

这个老师三十多岁,不知道是因为身体有病还是怎么回事,她面黄肌瘦,眼神游移,讲课时声音暗哑,唯唯诺诺,实在不像一个高知女性。

虽然她戴着麦克风,但是坐在后排的人基本听不清她讲什么。不过真想听课的人都坐在前面,坐后面的人多数都在睡大觉(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

有一次上课,老师讲课的声音更小了,这引起了几个调皮学生的不满。

他们起哄说,听不见,听不见。老师提高了音量,感觉已经达到她嗓音的极限了。那几个人还在下面喊,听不见,听不见。

这时有个学生低声说,“下去”。然后旁边的几个男生也齐声跟着喊,“下去,下去”。老师的脸立即涨得通红,声音越小了,而且颤抖起来。

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挨到下课的。下课后,大家三三两两走出教室,没人在意老师去了哪里。

晚上回到宿舍,舍友W说,下课后她故意追上哲学老师,向她探讨哲学问题。

W陪老师走了一段路,临分别时说,老师你其实讲得挺好。那位老师羞赧一笑,算是回应。W还了解到,老师三十五岁,一直单身,讲起哲学知识给人感觉挺有学识。

几天后再上哲学概论课,进来一位男老师,讲课声音洪亮,虽然没讲多少哲学知识,但是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以前的哲学老师再也没出现过,大家很快就忘了她的存在。

大概过了半年,W从一个学姐那听到一个消息,那位女老师疯了。

我们都很诧异,明明已经做到大学老师,还是学哲学,本该是个睿智、博学的独立女性,怎么就成了这样?

没人知道她究竟遭遇过什么,也没人再说起过她。

前几天看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主人公叶藏以手写体形式,自述自己悲苦、失败且穷困潦倒的生命历程。

叶藏生性敏感且聪慧过人,对人性恶的一面以及世间的陋弊看得过于透彻,他一生都像个小丑一样卑微地讨好别人,却一直受到家人、朋友的排挤、嘲笑、捉弄,他自甘堕落,越堕落越沉沦,越沉沦越悲苦,直至自己结束生命……人间失格,即彻底失去做为人的资格。

了解了太宰治的生平后,知道《人间失格》几乎是他的个人回忆录,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的真实经历(太宰治1909年出生,1948年自杀,他生活的时期,日本战争不断、社会秩序混乱,人的价值体系崩解。那是一个绝望的年代,是一个迷茫、颓废、抑郁的年代)。

看过《人间失格》的很多书友纷纷评论看得太压抑,作者的文字太“丧”。

而有人则说,从书中看到了自己。还有一个有趣的评论:“我其实真的很羡慕那些将《人间失格》看作是无病呻吟的人。”没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又怎能理解叶藏(太宰治)的悲苦呢?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至此,虽然我仍然不能理解那位哲学老师为什么过成那样,但是,对于她的遭遇和她本人,我不再诧异,不再迷惑。我知道,每个人都背负着一座称为“命运”的山,只是,有的人背着一块石头,有的人背的是喜马拉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