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每秒都在修行
所谓修行不够,就是,还是被某些事,某句话引起情绪比较大的波动吧。每每在这个时候,我都想对自己好一点,总是觉得自己以前的为人处事太过柔弱,又有个好好先生的老公,所以,在婆家,我们夫妻就是好说话的代表,为此,不止受过一点点的区别对待。
但因为老公总说,他们是自己的父母,是自己的亲兄弟,不是外人,也就无所谓,不计较了。但越是这样,他们好像越过分,越觉得理所当然,让“好脾气”已经近二十年的我,有些反感了。
昨晚上瑜珈课回来,听到老公的姑姑在给他支招:你可以把另一套新房装修好,把两个老人接过来,让他们在新房里住上至少一年,这样他们就会戒掉干农活的习惯,以后回到老家才不会再干那么多的农活了.......不然,你两兄弟过年时,每人拿出一些钱给老人家,明确告诉他们不可以再干活......
我没有参与其中,但是老公挂断电话后,我不免担忧:两老人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突然让他们停掉啥也不干,接到异乡,住在29层高楼上,你觉得他俩会习惯吗?
勉强把他们接过来住高楼,从农村到城市,不用干农活,就是真的孝顺他们吗?未必吧。
让我内心触动的一点是,听大姑说弟弟又买了一套房子的事,这已是我从亲戚口中第二次听到,但是公公婆婆,弟弟弟媳都没和我们提起过,只是家人都知道了,唯独做哥哥的不知道,而且,去年老家的晒谷坪砌水泥,砌石头墙,公公只问我们要钱,开口便是:你弟弟没钱,你打两万块钱回来吧。
当初我听到心里有点不舒服,愤怒的火苗也被老公摁灭了,但是现在想来,公公应该是知道弟弟买了房没钱了,所以这样说的吧。
出钱倒也没关系,但是有两个儿子,这样有点过分了吧。事后也没有说算一下两人各出多少什么的,完全是要大儿子全出呀。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可到了他们家这儿,家里搞装修要出钱的就找大儿子,小儿子嘛,只要顾着自己小家就行了。
曾经为这事和老公说过,并不愉快,他说自己是不会开口说要算账的,就2万块,又不是拿不出来,何必伤了和气,反而显得我小家子气,可我怎么就算吃了个苍蝇,觉得那么恶心呢。
有句话说:所有伤害你的人,都是故意的,他在伤害你的时候就已权衡利弊,他会不断地对比,最后选择了伤害你。
所以,我吃钱的亏,也是我自己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不计较,所以才这么明目张胆偏心。
无所谓,吐槽过了也就算了,钱嘛,总是在赚,去计较,只会更加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此篇翻过,不必再为难自己。
只是,对自己好点呀,不要对自己那么节俭,不要再顾及别人眼里的你咋样,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爱自己,其他的,不关注,不纠结,不在意,随他去吧。
这平凡生活里的每分每秒,都在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