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旁边老两口

2023-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叮当_750fth

隔壁床位是一对高知夫妇,看病的闲余时间讨论的都是文化知识,生病的是老奶奶,陪护的是老爷爷。

老爷爷在病床前跟老奶奶说今天我又写了一首诗,老奶奶说我看不清,于是老爷爷就读给老奶奶听,读吧,老爷爷问“是不是可押韵?”

老奶奶给出听后感,“嗯,咋一听还不错,仔细品个别字词用的不合适”,说完老奶奶给出了具体那个字替换成那个词更好一些的建议。

品鉴完老爷爷的诗,老俩口又一同朗读了杜牧的《清明》,老爷爷读完,一字一句的跟老奶奶解读,解说着每一个字词,每一个行诗的意境,同时又发挥着自己的想象。老奶奶深表认同,相应的也提出了自己对这首诗的解读。

你以为读完了诗,写完了诗,他们的学习交流就结束了,没想到他们又一同读了新闻,基本都是老爷爷读给老奶奶听的,新闻读完,同样的老俩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下午时候老爷爷突发奇想在网上查询了附近的美食,到了饭点老爷爷带着老爷爷就过去吃了,回来他们说味道挺好的,最主要是经济实惠。俩人一共吃了五块的牛肉水煎包,喝了两碗免费的汤。

晚上他们俩的女儿打来视频电话,闲话家常之余,他们分享了一天趣事和吃食,还有看病时的搞笑和乌龙。这样的聊天更像是一家人在家里的日常,不像是在医院的病房。

他们的女儿是北京某大学的副教授,一天课时费5000,上个月上了17天的课,收入85000,还说下一步学院课时费会涨到7000一天。挂了电话,老爷爷说:“你看人家来钱真快,咱一年挣的钱,人家十天半月就给挣了,真是不公平啊!老爷爷打趣:“人家给你的钱就是一天的课时费,你还不要,干啥不要,下次给了咱就要,人家不差钱的。”

跟旁边的老俩口住一个病房,听着他们讨论孔子,谈论孟子,共读诗词,说道李嘉诚、霍英东,听着他们分享美食和趣事,只觉得夫妻能做到这份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旁边的老俩口是高知分子,是有趣的人,是世外高人,是与时俱进的老人,是爱学习的老人。(老爷爷73岁,老奶奶74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