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新立异的“王”
(这个48人组成的九五班,是一个个学困生云集的班级: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父母智障……似乎所有能碰到的学困生都集中到了一个班,冥冥中像是给我“定制”的严峻挑战!)
他总是穿着跟其他学生不一样,喜欢张扬个性,突出自己的风格,要么穿白的耀眼的裤子,个性十足的鞋子;要么头发理成与众不同的式样,有时还戴上一顶不伦不类的帽子;要么胸前挂上吊坠,手机别在屁股后面的裤兜里……整个人看起来根本不是学生装扮,很痞的样子。
可一到课堂上,他就蔫了,什么都听不懂,啥也不会,老师所讲的,对他来说就是天书。于是乎,在男老师的课堂上,假装睡觉,相对还比较安宁;到了女老师上课的时候,他“左右逢源”,话说个不停,一点也不收敛自己。对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更是无从谈起!
这样的孩子,竟然读到了九年级!感觉诧异之余,我还了解到父母对他竟也束手无策!
在学校政教处布满了他的传说:八年级时“呼风唤雨”,与“社会青年”称兄道弟,自己竟能差遣一些“小弟兄”,有人给他写作业,有人帮他拿书包,俨然“小头目”,老师眼里的“钉子户”。如此“大神驾临”,棘手难题将会纷至沓来!我暗暗叫苦……
一周过去,倒也相安无事,我主动出击,叫他到办公室谈话。当问及父母时,他脱口而出说自己没有父亲,那种振振有词、不屑一顾的神情后来证明是在极力掩饰内心的不安。
当我告知他哥哥我也教过时,他充满敌意的眼神柔和了许多。随着交流的深入,一个15岁的少年吐露了心声:“说实话,我有爸,就是不愿意提及他。”原来自己的父亲智障,一直是他内心的隐痛,强烈的自尊甚或自卑扭曲了他的心灵,总想变得强大保护自己的愿望使得他视规则于不顾,置班纪而不闻,依靠自己的哥们义气笼络身边和他一样不愿学习的朋友,抱团和老师作对。在与他的沟通中我捕捉到了他内心的软肋,洞察了他的想法后,我转变他的愿望更强烈了,即使不能让他的文化课成绩有改观,至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已有了十足的把握……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98665/1d4d98ea47f3657e.jpg)
教育是一门艺术,简单直接的教育方法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技巧也十分重要。
一个学生,一种情形,因人因材施教,当矛盾出现时,带上师爱,寻找恰当的教育契机,巧妙引导他们成长。
一个学年下来,王同学没有给我及班级带来太过棘手的难题。值得欣慰的是,在职中招生时,他选择了烹饪专业,期盼他能早日当一名合格的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