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若雪-146号消零专题简友广场想法

如果你也放纵不羁爱自由,请多读读农村娜拉刘小样

2021-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青心读书

人最大的自由,就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但自由是昂贵的。

《玩偶之家》中的娜拉,高声疾呼,“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言辞烈,姿态高,她决然走出家庭,雄赳赳气昂昂,惊得人措手不及,目瞪口呆。

她,最终成为英雄了吗?

她的创造者易卜生,没有回答。

鲁迅先生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敢做“娜拉”的女人,大概得有知识,有能力,才有底气出走。

但,一位来自关中平原的农村妇女,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

01

“夏有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浪,秋有青纱帐一般的玉米地……可是我就是不喜欢这里,因为它太平了。”

你很难想象,这些句子,出自一位农妇之手。

她就是刘小样。

1968年,刘小样出生于关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

念书到初二,因家里需要劳动力,刘小样顺从地离开学校。

在农村,这种事情再普遍不过了。

女孩子不需要读太多书。

在家帮几年忙,然后结婚、生子、家务、农活、公婆、丈夫。

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没有人质疑,没有人抗争。

一切理所当然地发生。

一切又悄无声息地结束。

像所有被湮没的命运一样。

刘小样,本来也是这样的命运。

她相亲、结婚、生子,沿着既定的轨道,缓慢又稳定地走向最终的结局。

02

但,她又有点不一样。

她听收音机里的名著朗读,她跟着学说普通话,她看电视里的《读书时间》和《半边天》。

她尽最大的可能汲取外面世界的养料。

它们丰富了她的内心,也使她敏感,使她怀疑,使她迷惘。

生完两个孩子后,家务农活之余,特别是去了西安,见识到大城市的拥挤和繁华之后,她越发地感到世界之大,自己之小。

外面丰富多彩,车水马龙,周围却如同死水一般,没有半片涟漪。

自己和世界之间,又隔着厚厚的高墙,既没有翻越的路径,也没有跨过的能力。

她深深地悲哀,深深地无力,有时竟失声痛哭。

像在黑暗中行走的人,不知身在何方,也不知要去何方,漫长、孤独。

03

不安的心灵,总要折腾点声响。

2001年秋天,她给自己常看的电视节目《半边天》写了一封信。

迷茫和挣扎,希冀和突破,在一页页的信纸间流淌。

“在农村,有钱可以盖房,但不可以买书;可以打牌闲聊,但不可以去西安。不可以交际,不可以太张扬,不可以太个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坏。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打破它就会感到无助、无望、孤独,好像好多眼睛在盯着你。不需要别人阻止你,你会自觉自愿地去遵守这些规矩。”她写道。

真诚的文字里,袒露着一个平凡女人不甘平凡的内心,也说出了大多数人想说却又不会说、不能说的话。

编辑部被这个远方的农村女人感动了。

他们架着摄像机,从熙熙攘攘的北京来到这个十八线小村庄,采访刘小样。

那天,她不再是某个农村妇女,微不足道,无声无息。

她是她自己,她是刘小样,她真实地活着。

04

节目《我是刘小样》播出后,引起观众的巨大反响。

她说,“我虽然痛苦但我不悲伤,我的痛苦可能也是一种蜕变。”

她说,“我宁可痛苦,也不要麻木。”

对现实的不满,对远方的渴望,像一点微光,照亮了她灰暗的人生。

宁可一意孤行,也不要泯然众人。

那一点微光,也照亮了所有蠢蠢欲动、疲惫焦虑的心灵。

那些被生活磨平的棱角,那些隐秘的梦想,经她的触发,一下子支棱起来,躁动起来。

因为,从她的真实里,我们看到自己的真实。

那些真实,在生活的挤压里,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刘小样,这个活蹦乱跳的例子,让我们觉得自己一样被看到、被懂得。

05

刘小样火了。

节目组收到全国各地观众打来的电话。

偏远的村子,也因为她热闹起来。

许多人,甚至是当地官员,也去慰问她。

人们愿意为她送书送物送钱,支持她干自己想干的事。

刘小样一一拒绝了。

质朴又要强的她,不要别人的施舍。

06

她曾对采访她的记者说,“我现在的生活没有机会改变了……我只能这么待着”。

“这么待着”意味着,日复一日地重复一个农村妇女的生活: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七嘴八舌的邻里闲话。

刘小样不甘心,虽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不想一直像一只青蛙一样,坐在井里,仰望巴掌大的天空。

她想要充实的生活。

她要走出去,走出自家这一方小天地。

她先是去邻居家,帮忙干地里的农活。

第一次享受到“工作”的感觉,她很新鲜也很开心。

很快,她不再满足于干农活了。

她又到县城的一家超市,做售货员。

这才像一份正经的工作。

她接触到更多的人,也学到不少东西,获得从未获得过的成就感。

但没过多久,超市倒闭了。

她又在同事的邀请下,离开陕西,去了贵州,帮同事打理化妆品店。

去的时候,她也犹豫再三,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出远门,人生地不熟,有太多未知,她有点害怕。

但最终还是去了。

内心有多苦闷,外面的世界就有多精彩。

刘小样多次诉说着自己的“不甘心”,终于带着“不甘心”出发了。

然而,半个多月后,因为觉得化妆品店“不正常”,她回来了

“出走”失败了。

回到家乡,她在县城的一所寄宿制中学做生活老师,平平静静地待了几年。

07

然而,依然不平静。

生活老师的工作,还是让她觉得被限制,不广阔,不自由,不丰富。

自由广阔又丰富的世界在哪里呢?

也许是远方,是那些自己没见过的地方,没经历过的生活。

此时,她43岁了,但还要折腾。

她去了江苏,在工厂的食堂里打工。

可是工作不顺利,依然不开心。

一番挣扎之后,她又回来了。

出走,再一次失败。

08

大概在2015年,刘小样去西安的一家医院“治病”。

她认为,自己一直不平静,不快乐,无法融入周围的生活,无法接受平凡的日常。

也许这是病,得治。

就算自己是鹤立鸡群的那只“鹤”,但也是一只“病鹤”,是一个“异类”。

刘小样想要改变这种失衡的状态。

然而,这种“心病”,无药可治。

在“医院”里,也无非是更清醒地痛苦着。

她感到失败,感到失望,可是毫无办法。

09

后来婆婆生病了,刘小样结束了西安“治病”之旅,回到农村,侍奉婆婆。

从此,刘小样再未“出走”。

这些年的“折腾”,只是在自己向往的世界边上,看过几眼。

纵然碰得头破血流,也没有走进那个世界,也没有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终于,心灰意冷。

10

婆婆去世后,院子里只剩了刘小样自己。

儿女在外工作,丈夫时常不在家。

四方的天空,和当初一样。

从前那个倔强的年轻农妇,当年满心痛苦,十几年后依然痛苦,又加了许多失意。

有人说,“所有的痛苦,都是能力配不上的野心的缘故。”

刘小样,无非也是如此。

如一只断了翅膀的天鹅,生活在鸭群里,纵使不满,但你飞不起来,还不是和鸭子们一样,还不是要过鸭子的一生?

刘小样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与其做一只断翅的天鹅,不如做一只平凡快乐的鸭子。

她试图沿着所有人的轨道去走去。

不再看书。

压抑自己的胡思乱想。

甚至去学打麻将,努力和周围人活得一样。

暗示自己,这就是自己的命运,不会再有任何变化了。

她不想再燃烧了,因为耗尽气力,出走半生,归来如故。

11

她时常待在自家的院落里。

种花,种草,养狗,喝茶,听欧美的民谣音乐。

用一种很文艺、很平静的生活,安顿一颗不安分的心灵。

但,用处不大。

心中的某些渴望,张牙舞爪,东奔西突,无法停歇。

身体在过一种日子,心里永远在想另一种日子。

而且,只能想。

刘小样说,这就是她的悲哀。

她和老公谈论“人是否应该去够自己可能得不到的东西?”

老公认为,超过自己的条件去够,很徒劳,也一定会失败。

刘小样怒了,她说,“我连跳起来去够的权利都没有吗?”

是的,她努力去“够”了,但终于没有“够”到。

记者问,“你觉得这是一种悲剧吗?”

刘小样说,是悲壮。

而悲壮里面,有意义。

像飞蛾扑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是尝试了,努力了。

燃烧过,沸腾过,这人生就没白活。

12

刘小样的故事,让我的心始终不能平静。

我似乎看到,那个远方的女人,始终穿着红衣,孤独地站立在荒芜、萧条的原野之上。

她用尽一生寻找,最后回到原点。

她想要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

可她不知道这种生活具体是什么样子,通过怎样的方式可以实现。

于是,每一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她生活的时代,受的教育,个人能力,只能让她的追求迷茫而不切实际。

我想,她大概要的是一种艺术家式的生活。

读书、写字、画画、旅行,然后和天南海北的人聊哲学、聊世界。

不惧世俗,不为名利,随心而动。

像萧红所写,“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自由而诗意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一代大才女萧红没有实现,她最终也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香消玉殒。

13

过上向往的生活,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否则一生忙忙碌碌,为的是什么?

每个人的向往不同,有的人用名利安慰自己,有的人用平淡安慰自己。

能安慰自己的人,过得都不会太痛苦。

可是,总有些无法从眼前的生活得到安慰,就无奈,就痛苦。

刘小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然而,在她的身后,又站着多少沉默的刘小样?

他们有一样的诉求,一样的苦楚。

可也只能在原地打转,日复一日,最后永远沉寂。

14

我想,所谓向往的生活,其实是明确方向,拼命努力后,达到的接近理想的状态

然后,继续开足马力、无问西东地往前进。

刘小样的悲剧在于,她的理想过于抽象,既没有方向,也不知如何努力。

她消解痛苦的方式,先是去邻居家做农活,又到县城做售货员,生活老师,食堂帮工。

每一种工作,既干不长,又无法持续提升。

即使她能够彻底出走,离开家庭,走到大城市,她又能做什么?

现实只会一次次提醒她:你的痛苦,只是痛苦,你什么也改变不了。

15

如果你也不满意眼下的生活,

那你首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知道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

知道自己的选择,不是为了逃避当下的困难。

不是为了选择一条容易走的路,

而是选择一条自己热爱的路,

即使这条路更难走。

反复权衡、试误,最终确定目标。

16

其次,你要思考,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达到目标。

以我自己为例,我实在不喜欢教师工作,感觉每一天每一年都只是在自我消耗,没有太大的成长,更没有幸福感可言。

和刘小样一样,我也很痛苦。

可是,我还能做什么?

结合自己的性格和爱好,我找到自己的方向,通过读书写作,改变人生的走向。

17

找到自己的路之后,不管多苦多难,你就沿着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吧。

我利用业余时间,已经写字四年,20多万字。

到如今,境况依然寥寥。

有人说,作为一个写作者,四年时间只够刚刚起步。

也许,我还需要下一个四年。

我的头条号已经注册797天,今年开始认真更文。

因为工作、家庭限制,更文频率低,成长进步很慢。

写作的过程,更是有太多的失望、沮丧,对自己的否定。

很多时候,我也很想放弃:用这点空闲时间,休息娱乐一会儿,不行吗?

不行。

任何一种结果来临之前,势必要付出很多播种和耕耘。

因此,要加油,要努力,要死磕到底。

即使胜利的曙光遥不可及,但只要一直在路上,就有希望,就有激情,就有生命的喜悦。

18

刘小样,早已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她安静地待在一直想要离开的村庄上。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刘小样心头的重量,实在不轻,可终究没能找到自己的王冠。

也许,她的内心依然不平静,也许她的人生依然不快乐。

可是,又能怎样呢?

她尽全力赋予生活独特的意义,她虽然失望,但没有沉沦。

相比庸俗的大多数,她已然胜利。

19

了解刘小样,让我们知道世上有和我们一样的人,虽然平凡,但不安于平凡;

让我们知道,太多人在滚滚红尘中苦苦挣扎;

让我们知道,有些人挣扎了一辈子,仍然没能走出自己的局限,没有找到真正的出口;

让我们知道,纵使失败,一切寻找也不是没有意义

更让我们学会反思,当一个人在现实世界找不到意义时,如何寻找通往理想的路径。

一个刘小样失败了,不代表其他的“刘小样”就没有希望了。

向平庸的生活,发出不平的呐喊,

是每个平凡人的权利,

也是每个平凡人的机会。

作者简介:我是青心,一名不愿只做教师的教师。爱好阅读,喜欢写字,向往自由。外表安静,内心热血,要努力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