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圈

剥橙子橘子时千万不要碰它,真的会爆炸

2021-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木西里

最近

又到了吃橙子和橘子的季节

不过

有个事得留心

橙子、橘子若遇到气球

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爆炸

近日,浙江义乌消防救援支队针对橘子是否会引发气球爆炸的问题,做了一次实验。

实验开始前,消防员准备了柚子、橘子、西柚、柠檬、金橘、“丑八怪”、砂糖橘等7种柑橘类水果和一袋彩色气球。参与实验的两名消防员都穿好了防护服,戴好护目镜。

随后,消防员用嘴吹起了一个气球,体积类似排球大小。另一名消防员在距离气球20厘米的位置,开始剥橘子。

当他剥了两三下时,气球“嘭”地一声爆炸了

随后,消防员拿出柚子、柠檬、西柚、金橘等水果,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气球均发生了“爆炸”

为了抓住“引爆”气球的“元凶”,消防员分别用果皮汁液和果汁进行实验。

实验开始,再次吹起气球,消防员首先将完整的橘子皮剥落,然后用力挤出橘子皮里的汁液,当两三滴汁液与气球接触后,气球瞬间爆炸。

接着,消防员拿出柚子、柠檬、西柚、金橘等柑橘类水果,用同样的方法做了实验后,发现气球均被汁液“完爆”。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期间,剥了橘子皮的消防员不小心将沾了果皮汁液的手触碰到了吹好的气球,这时,气球也突然爆炸

之后,消防员将橘子果肉汁液滴在气球表面,气球并没有爆炸。

那么,橙子为何能引爆气球,这里面又有着怎样的化学原理呢?

我们注意到,在橙子、橘子、柠檬等柑橘类水果坑坑洼洼的外皮上,密布着许多小疙瘩。

这些小疙瘩是油脂腺,里面含有很多精油。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萜烯烃、醇、酯、醛类等有机物。许多萜类化合物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

萜烯简称萜,是一系列萜类化合物的总称,是一般指通式为(C5H8)n的异戊二烯的整数倍的烯烃类化合物。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碳氢化合物。比如柑橘果皮中所富含的苎烯( limonene),就是一种单萜类化合物,其分子式C10H16,是一种有类似柠檬的香味,无色油状液体。

而另一方面,玩具气球主要由乳胶构成的。

乳胶主要是异戊二烯的高聚物。

异戊二烯,一般指2-甲基-1,3-丁二烯,是无色刺激性液体。不溶于水,溶于苯,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和聚合,常加入少量稳定剂,如对苯二酚等。

柑橘类水果果皮中的萜烯类有机物,和气球乳胶中的异戊二烯都属于同一类有机物,这就导致了他们相似相溶,互相溶解。因此,橙子皮的汁液会使气球的乳胶层变薄或破裂,而气球内部充满大量气体,本身就承受着很大的压强,如果有一处变薄或破裂,会使其内部压强不均,从而发生爆炸。

支队相关负责人也坦言,气球爆炸与汁液的多少、橡胶的厚度、气球吹胀的情况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并不是只要液体溅到气球表层就能引起爆炸,实际上要看是否达到了气球爆炸的临界点。如果气球体积比较小,橡胶厚度又比较厚,那可能要汁液比较多,甚至需要涂抹才会爆炸。”

义乌消防提醒,在食用柑橘类水果时,不要让孩子手里把玩气球,最好是远离气球

“一旦气球突然爆开,破碎的橡胶很容易迸射到孩子的眼睛或脸部,对接触部位造成伤害。而且气球爆炸一瞬间产生的响声,虽然不能百分百对听力造成影响,但却会给孩子造成惊吓,以至于留下对气球的恐惧,得不偿失。”

支队相关负责人提醒,家长和小孩吃完橘子后,要将剥过果皮的手用清水冲洗干净,顺势将果皮扔进垃圾桶内,不要给小孩子触摸的机会

另外,除了柑橘类果皮中含有芳香烃类化合物,高浓度的白酒也有,所以食用时也需要注意这一点。


分享最新科技资讯,发布前沿学术动态!一切尽在木木西里~ 服务科研,助力科技! 关注微信公众号:木木西里(mumuxilinj),更多精彩内容、新闻资讯、干货资源等你来看!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