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梦•一片一片
20年过去了,从来没有想过记忆,但却也从没有忘记,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那碎梦的华丽蜕变!仿佛就在眼前。
不想干农活的童年
我是那种不算聪明,但也绝不能说是笨的人,出生在离县城四十多里的农村,父亲是个目不识丁但又野心勃勃的农民。我的母亲她,接受过不太正规的教育,半玩半学的,完成了普通高中的学习。在我小时候没有什么具体的梦想,唯一的渴望,就是能通过学习,摆脱农村那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道路;夏秋两季,那漫长的农忙时节!
那时候最让我骄傲的是,亲戚邻居喊我“大学生”,或者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胚子。虽然,我并不知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意味着什么,但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光,仿佛我真的就是能让他们和我如愿一场,我甚至不知道除了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大学存在,现在想想,也许,那个时候,也许他们也不知道。
那时候脑海中世界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中国只有两处地方,北京和我的县城。见识如此的短少,梦想如此朴素,却是我多彩童年中,最闪亮的一幕。
很庆幸我有那样的亲戚邻居,无休止地提醒着我的梦,现在我终于理解梦虽然遥不可及,虽然,虚无缥缈但依然能照亮我们前进的路,这句话的含义了,以为,它的美丽,勾引着我们的灵魂无限地靠近它她,越靠越近,自己也就越出色!
就这样,一步一步,朝她走近。
流着泪改变航向
出色地完成了小学五年的学习任务,以优异的成绩步入了初中生活。
初中的学习,调整了我的梦想:原来世界上有太多的城市,有200多个国家。原来我心心念念地清华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
梦虽然要调整航向,但依然要前行。再面对着亲戚邻居喊自己“清华北大”的学胚子时,少了一些得意,但多了一份坚定,也许我的大学梦,就是他们的大学梦。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真的是特别有概括力,说服力。那个时候,村里的交流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我到镇上学习,早上天蒙蒙亮 赶紧起床,去早读。读完回来吃早饭;吃完赶去上四节课;中午又回来,然后吃完饭再去,上下午三节课;然后,回家吃晚饭;吃好,赶去学校上两节晚自习。晚上九点多能回家休息。
一天,八趟,四年(复读一年)寒来暑往,风雨无阻。现在看来,那时候时间管理不合理,路上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
学习虽苦,但是梦想是甜蜜的。经常在幻想中为自己鼓劲,幻想着有一天,自己摇身一变,成为有知识,有作为的人,自信地走在铺上柏油路的大街上,出入干净整洁的办公室……
梦碎梦圆
就这样,带着梦想一步一步,走入高中生活!
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充盈,让自己认清了现实:大学梦不好圆。
看着学长学姐们名落孙山的痛苦,看多了同学们没心没肺地疯玩,我那本就不牢固的梦,半年中,被瓦解殆尽!
逃课,打架,成了我的必修课。没有沉重的梦想包袱,我感觉到了得过且过的一身轻松。
快乐的日子,总显得尤其快,转眼间,到了高三下学期,看着一模,二模的卷子,看看后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再听听同学们的高考必胜的宣言。
我虽不死却有九悔!
眼泪不是良药,更不能让时间倒流。狠狠地给自己几个响亮的巴掌,开始挑灯夜战!
拉下的作业,如洪水猛兽,下退了我重拾梦想的决心。
但一下雨,就和得不堪忍受的土路,亲戚邻居的鼓励的话语,像东海的定海神针一样,定住了我内心的胆怯,心想,梦想再难,实现的办法只有一种,努力地去行动。怕,就去做一条咸鱼吧!
最终,自己的梦想,在泥泞的道路上,在亲戚邻居的话语中实现了!
一片片不断被修整的碎梦,成全了我儿时所有幻想!
此刻,一片一片的碎梦向我袭来,但她们和二十年前一样,是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