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故事婚姻育儿

叛逆是怎样炼成的?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25人  梦甜甜20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春天,路边的月季花刚刚开放的时候,常常引来行人驻足。

路过散发着香味的花丛,看着娇艳的花朵,我总忍不住把电车停下来,想欣赏一下这自然的绝妙。

每当此刻,坐在电车上的女儿一定会先提醒我:“妈妈,你只能看,不能摘啊!”

女儿从小就有一颗“泛灵论”的玻璃心,她觉得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她怕小花被摘下来会疼。开始时,我还为女儿能自觉爱护花草的言行感到欣慰。

但是,每当我路过花丛,女儿必要提醒我:“不许摘花”!无一例外!

几次之后,我心里有些愤愤然:“我都30多岁的人了,好歹也接受过多年教育,难道还用你这个小屁孩来告诉我‘不许摘花’吗?”

于是,下一次路过花丛时,女儿给我打的“预防针”音还未落,我就“嗖”地伸手过去,想把最顶端的一朵橘色花摘下来。

女儿见状急忙制止:“哎,哎,不是告诉你不让你摘吗?”

我:“难道我不知道花不能随便摘吗?”

“你越说我越想摘。”

女儿讪讪闭嘴:“好吧,以后我不说了。”

……

如果不是亲自换位体会,我真的不知道,原来,反复叮嘱也会造成叛逆。那一刻,我是真的想把花朵摘下来,好让女儿即刻闭嘴。她的反复叮嘱,让我感觉:我很无知,我很笨,我很low,我需要时刻被照拂——既然她这样认为,那我何须再有好的表现?!

人是天性向善的,乐意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美好,作为一个有自制力、有反思能力的成人,在反复的唠叨叮嘱中都产生了离经叛道的心理,何况孩子们呢?

2.

这样的情形,在我们原来的家庭生活中也有过,但一直未引起我重视。

每天放学后,女儿和儿子都要先在幼儿园玩儿一会儿。

回家路上,我必要叮嘱女儿:

“回家你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我可不管你啊。”

女儿满心欢喜,为了得来不易的自由。

到家后,看她先是吃东西,

我又问:“打算好了吃完东西先做什么吗?”

女儿只淡淡答道:“打算好了。”——并不告诉我结果。

吃完东西,看女儿和儿子搭积木,我忍不住又干涉:

“你自己的事情呢?先弹琴还是先写作业?”

女儿白眼,继续搭积木。

我终于忍不住了:“不是让你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吗?怎么还不动呢?”

女儿也因为我屡次干涉、打扰她的思路和行为而生气,反驳道:

“不已经说好让我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吗?你为什么又说话呢?”

“我什么也不做了!我也不写作业!也不弹琴!我要玩!”

……

接下来,又是鸡飞狗跳,我生气,女儿赌气去练琴或写作业,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不会比主动做事的效果好。

事实上,女儿是个自制力不错的孩子,她很喜欢弹钢琴,也知道学东西的重要性,可在这之前,我却从没想到:是不是我的反复提醒让女儿对做这些事产生了叛逆心理呢?

大概,女儿从我一次次的催促中读出了我对她的不信任,故意用拖延的行为来对抗我的“不公正”评价吧。

想想真是吓了一跳,我差点用不自知的行为把女儿炼成一个处处跟家长对着干的女孩儿。

3.

每每和家长们聊天,总会聊到孩子们“早晨磨蹭”的现象。

育儿书中也有许多针对孩子磨蹭的解决办法。

女儿早晨也喜欢磨磨蹭蹭。

“摘花”事件过后,我进一步反思:

孩子早晨磨蹭,除了她们时间观念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差,有没有对家长反复“催促”的小小的逆反心理存在呢?

有天早晨,女儿起床后又在自己的屋子“磨磨蹭蹭”,不去刷牙洗脸,我问她:“为什么不先去刷牙洗脸?”

女儿当时正在翻看书橱里的书,她扬起头,反问我:

“妈妈,你又来管我!你这本《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不是看完了吗?为什么你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

我说:“妈妈提醒你先刷牙洗脸是怕你迟到啊。”

女儿:“你们总是反复对我说一件事,是不是以为我没长耳朵呢?其实你越说我越不想去做。”

……

那一刻,我哑然,我承认,孩子才是真正的哲人。她们比成人更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只是她们自我管理能力稍差,她们不需要大人的反复催促、命令、怀疑、否定,甚至讽刺和挖苦。她们需要的只是平和的提醒。

那次以后,对待孩子的磨蹭,我只需语气轻松地告诉她:“哦,已经七点半了,可我还没洗漱呢!”

女儿也会立刻检讨自己,轻快的说着:“哦,我还没找衣服穿呢。我也要快点。”

我们都不想要一个叛逆的小孩儿,那么就先反思自己吧。是否,孩子的叛逆,是你不当的言行一手造成的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