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ll行动——为什么我们讨厌努力?

2024-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孔繁竹

本周,康老师依然为大家准备好了——

阅读提示:

1.为什么说拥有一种兴趣对人的心理成长很有帮助?

2.养一只小动物,拥有动物伙伴,对人的心理成长有哪些益处?

3.拖延症的三个原因是什么?

4.作者认为拖延症的本质是什么?

那就读书吧:

我是从标题入手然后理解问题的。为什么我们会讨厌努力?如果没有“努力”这个装备,为什么就会患上“拖延症”?那么,努力到底是什么?形成拖延症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如何拒绝拖延症?

1.如何理解“努力”?

努力不仅是指人做某事时,把自己的力量尽力的发挥出来的行动,还是指一种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

我们为什么会讨厌“努力”呢?是因为我们对努力的认识有个误区。当我们用世俗的评价标准把结果放在最高处时,“努力”便被贴上了贬义词或者带有讽刺意味的标签。比如老师常常这样说:这个孩子平时很听话,学习很认真,就是成绩上还需努力。这句话,看似表扬孩子的听话、认真,实则批评孩子的不够努力。人们潜意识中都认为: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或者说,不成功就是因为不够努力造成的。于是,我们很害怕即使努力了结果还是失败的挫败感和羞耻感。另一种情况是,人们总习惯对智商和天赋过高的追捧,认为这些先天特质比后天努力更值得追求。

2.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指的是明知有害后果的前提下,仍然将原有计划向后推迟导致不良后果的一种自我调节失败的常见精神心理现象。拖延症一般很早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它会在人进入相对更自由、没有外在紧密监督的时期爆发出来。这种隐患在成长阶段的表现可能是缺失两个重要伙伴——兴趣伙伴和动物伙伴。

3.为什么说拥有一种兴趣对人的心理成长很有帮助?

(1)兴趣伙伴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自我发展和安全感两种重要职能。(2)兴趣伙伴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是最高的。所以它又是一种终极的安全感伙伴。(3)真正的兴趣伙伴是可以让你跟自己有一个相处和对话的时间,给到你安慰和支持,而不是掏空你,让你持续的逃避现实,让你上瘾无法自拔的消耗品。

4.养一只小动物,拥有动物伙伴,对人的心理成长有哪些益处?

动物伙伴在儿童的人格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经常被忽略。(1)动物伙伴会对孩子的“基本信任”产生影响,并且对孩子获得勤奋的技能非常有帮助。儿童很容易和动物建立信任型依恋,进而转化为对儿童的情感支持。这种关系还能伴随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学会承担和照顾他人,慢慢的完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感知方式向更社会化的互动方式转变。

5.拖延症的三个原因是什么?

成年人的拖延症,往往都是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受到了一些阻碍。(小学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发展出勤奋特质的任务)。

(1)童年父母教养方式不健康,过于苛责的管教让你的延迟满足能力大大下降。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教养方式中的“专制型”,所以成人独立后会用延迟的方式来补偿自己缺失的即时满足感。

(2)怕失败,人都是善于自我欺骗的动物。明知自己能力有限,但是只要像鸵鸟一样把脑袋放在沙子里,似乎就可以不用承认自己有限的能力。

(3)全或无思维。一件事情,除非认为自己可以完美完成,否则就不做绝对不能忍受一件事情做出来的结果是有瑕疵的,是不够好的。

6.作者认为拖延症的本质是什么?

拖延症是一种生存担心,本质是就是对死亡的担心。死亡并不是指肉体上的,而是一种自我消失的象征。为了不去思考这个可怕的问题,我们更倾向于用屈服的方式来获得眼前片刻的宁静,保持和父母并不那么满意的关系,因为和父母连接的中断,就像是面对死亡一样令人恐惧。

所以对于死亡,我们应该“敬畏”,不应该“畏惧”。

反思:我有拖延症吗?有。造成我拖延症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是怕失败,怕失败后的挫败感和羞耻感;另一个是“全或无思维”,有希望自己做事尽善尽美的想法或者做事标准。

以后应该怎样呢?变化做事要求:先完成再完美;正确对待比较困难的事,积极寻找应对策略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