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教学大中小循环的PDCA-18192第8周-2019011

2019-01-15  本文已影响6人  幻雪美美哒

【说明】

制作日期:20190115,位于冬季学期第8周第15次课之前。

【目标&计划】

目标:

计划

【实施&结果】

1、已完成《高效PDCA工作术》的阅读与实践,含制作/更新PDCA模板;

2、已梳理嵌入式教学(含日常教学、期末考试及结课归档)的大中小循环;

20190115 更新了日常教学中其他环节的四化、预估时长等信息;增加了文件夹管理部分,包括纸质文件夹、电脑文件夹、印象笔记、幕布、石墨等。


日常教学各环节

3、梳理了日常教学包括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流程是什么,然后进行整合,制作了日常教学各环节的泳道图。


每周重复任务的流程图-尹聪 日常教学任务流程图-尹聪-20181205

4、针对日常教学的小循环展开PDCA,记录结果如下:

日常教学小环节的进行情况表1
日常教学小环节的进行情况表2

从启动开始至今,备课复盘12篇;课程教案11篇;课前检查、课后复盘及课后任务14次;批改作业4次,批改作业复盘4篇;互动与反馈2次,整理笔记2篇;例行程序优化的小循环6次。

各环节的时间记录如下:

日常教学小环节的时间记录1
日常教学小环节的时间记录2

可以看出,

  1. 早晨1-2节上课,在家微备课,预估时间10~15分钟
  2. 其他时间上课,办公室微备课,预估时间30分钟

针对作业批改,做了流程中各小环节的时间记录,可以看到作业批改的过程以及各环节的预估时长及实际用时。如果课程人数在50人左右,题目数量在5道大题左右,可参考本预估时间。若人数及题目发生变化,可以适当增减第3~5小环节的预估时长。具体情况如下:


作业批改流程及时间记录

此外,还制作了批改作业的说明,将批改作业的标准用数字进行统一。

作业评价标准

【检查(亮点)】

1、多次应用了模板化、清单化、流程化和优化的思维方式;

2、将PDCA模板化,并且用不同的工具来呈现(印象笔记、幕布),更加方便;

3、不同的任务考虑用不同的工具来实现,例如开发板分组用石墨来实现,因为能够多人协作;作业及讲解用幕布来实现,因为更加有条理、结构化,而且能够分享……

【检查(不足)】

1、有好多东西都不是预先规划的,都是滞后的,例如文件夹的管理是在高效小妙招和信息管理学习与实践之后好几周才想起来要做;

2、模板化等有时也是滞后的,是先实践了一段时间才想起来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例如各环节时间记录的excel表,是已经做了好几周才想起来推广;

【A 下一步行动】

1、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去分析这件事是重复出现的,还是偶发的。如果是重复出现的一件事,要思考能否将其模板化、清单化、流程化,然后不断优化。

2、学习到一个方法、理念之后,要多想,找到3个以上的应用场景,这样不仅促进方法和理念的掌握,而且学以致用,增加自己的积极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