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给孩子报游泳班,上了一节课就开始发烧:不懂这4个字,父母越用
一、比起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更容易因为时间和精力问题而轻易做出决定。
彤宝这两天生病了。原本的写作业计划、舞蹈课、好好玩耍时间全都浪费在发烧、去医院、吃药、休息、身体难受上了。
本来,刚刚放暑假,满心欢喜和彤宝定制了假期计划,每天写写作业、和小朋友玩一玩也挺美的。
可是,我却临时起意,觉得应该利用假期时间做一些强身健体的事。于是匆忙地给彤宝报了暑期游泳课。
结果,1号早上上了一节课,中午回家彤宝就开始发烧,直到刚刚还身体不舒服。
整个这几天的计划全被打乱了,而且彤宝自己还各种不舒服和喝药,看得我也很揪心,好几天都没睡好。
本来是为了彤宝可以通过游泳这项运动来锻炼一下,把游泳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项目来考虑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这正是由于我在给彤宝报班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而是匆忙之间做出了决定,而导致的不良结果。
二、父母在给孩子报班之前,注意:“体验”和“用心”四个字。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父母给孩子报班,都是考虑为了孩子学习某一技能。而有些技能,我们父母本身也不懂,甚至是一片空白,所以很容易靠拍脑袋做决策,而这真的很不安全。
具体来说,比如……
1. 本来是为了学习技能,结果孩子反而变得厌烦。
朋友小瑶想让女儿学习跳舞,女儿刚好也很喜欢,于是考虑给女儿报个舞蹈班。
小瑶考虑到女儿在幼儿园学习接送会方便一点,于是就直接报了幼儿园的舞蹈班。她甚至连幼儿园舞蹈班的老师都没见过,也没去观摩一节课,也不知道幼儿园舞蹈班里有几个孩子,班级里孩子的状况和都学些什么,她就直接给女儿报名了。
结果,一个学期下来,女儿彻底不愿意学习舞蹈了。
小瑶没办法,为了弄清楚状况,只好请假在女儿舞蹈教室门口站了几节课。
这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幼儿园一个舞蹈班有40来个孩子,而且很多都是一直在外面有学习舞蹈的,女儿在里面绝对算不上是优秀的。而舞蹈老师因为孩子比较多,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孩子,更因为学校的舞蹈汇演,所以更重视那些跳舞跳的好的孩子。
小瑶说,女儿的第一个舞蹈班不但没有让她爱上舞蹈,反而让她变得不自信。小瑶说自己真的太后悔了,当初只是为了自己接送方便,就匆忙给女儿报了班,没想到反而伤害了女儿对于舞蹈的热爱。
2. 本来是为了打开孩子的创造力,结果却是给想象力加上了围墙。
有一次,同事丽丽和我说起她给孩子报辅导班,第一考虑选择孩子喜欢的老师。我很赞同她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她说自己为了给孩子选择画画班,把周围的辅导机构都试听了一遍,最后孩子说要跟着哪个老师学,她就选哪个老师。
接着,我问她:那孩子喜欢的老师也是你喜欢的老师吗?
她却说:我不太清楚,我又不懂画画,孩子自己去试听的。
于是,我建议她最好自己也去试听一下。
结果,第二次和丽丽聊天时,丽丽说自己去试听了一节课,就给孩子把课停了。
原来,孩子之所以喜欢那个代课老师,是因为每次去上课,老师会给发糖吃。
原来,竟然,那个老师会对给短袖花了翅膀的孩子说画错了,然后告诉孩子说“短袖只能有两个胳膊,有了翅膀就不是短袖了,要按照老师的样图画”。
于是,那对长在短袖上的漂亮翅膀就被擦掉了。
于是,教室里又多了一幅和老师的画很像的画。
于是,下课后,丽丽带着儿子“离开”了。
那对被老师擦掉的短袖上的漂亮翅膀,唤醒了丽丽这个不懂画画的妈妈最基本的判断力。
3. 本来是为了强身健体,结果却影响到健康。
这一次,处于锻炼身体考虑给彤宝报的游泳班,结果却一塌糊涂。就是由于我的粗心。
其实,之前暑假我也给彤宝报过游泳班。而那一次,我提前先去了解了整个游泳流程、包括游泳馆的水温、以及小朋友们游泳的状态,以及我自己可以随时陪护。
于是,那一次,同一个游泳馆,一切都很好。
而这一次,就因为我觉得彤宝大一点了,而且之前也学过,于是就没有做功课,直接报班了。
而此次游泳班,游泳馆出于秩序考虑,不让家长陪,洗澡什么的都是孩子自己。
结果,彤宝一出来整个人都在发抖,还说自己在游泳的时候:牙齿都在打颤。
原来,她的身高在泳池里需要惦着脚尖才可以露出头,于是她一整节课都惦着脚尖站在水里。
而因为刚开始学,所以游的不多,几乎很长时间都在站着,所以就更显得水冷了。
出来的时候,又因为我没有交代清楚,她也没有浴巾披着就穿过过道去了更衣间。到了更衣间又因为不会调合适的水温所以连头发也没有洗,更没有把身体冲热,就继续身体冷着换了衣服出来。
于是,见到我的时候,身体还在发抖。
和彤宝一起上游泳课的其他小朋友都没有生病,还给了我一个启示:不是游泳馆的问题,而是因为我的疏忽大意。很可能彤宝在上课前就嗓子不舒服了,只是我竟然不知道,所以一游泳,嗓子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进而发烧了。
想想上一次游泳班,很多准备都是我提前做好的。同样的水温、同样的泳池,因为我的不用心,孩子受了不必要的病痛。
三、两个步骤践行“体验、用心”,让孩子真正学有所爱、学有所成。
如果父母在给孩子报班前,都能做到“体验、用心”,那才是真的负责任。
1. 孩子要学习,父母先上课。
如果说给孩子报班,我们觉得自己不专业,无法判断老师的专业程度,于是就放弃试听,全由孩子的反应来决定,那大概是不合适的,因为孩子更没有好的判断标准。
虽然,很多专业的知识我们不懂,但对于培训机构、对于代课老师的整体把握我们却可以通过试听来获取信息。
一个上课不断玩手机的老师;一个上课不断打击孩子的老师;还是一个很享受上课、并且把课程上的连我们这个门外汉都觉得有趣生动的老师,只有家长才能把握。而这恰恰在启蒙阶段,甚至是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关键因素。
所以,给孩子报班前,父母最好先完整地上一节课。
2. 和健康挂钩的项目,尤其要谨慎把关,用心选择。
在给孩子报舞蹈、篮球、游泳等等这些项目时,尤其要用心。
比如,几岁开始学舞蹈,并不是机构愿意收,你就可以报。而是要了解孩子幼儿时期的成长规律。
又比如,游泳机构的水质,因为有一些朋友给孩子报的游泳班,结果上了几节课孩子就得了急性中耳炎而不得不停课治疗了。
再比如,因为孩子个体的差异,我们看到别的孩子学习的项目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要着重考虑的。
任何时候,给孩子报班,都不能是为了学而学。在学习面前,在任何选择项目中,孩子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当我们准备给孩子报学习班时,我们如果能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并且用心地去体验一节课。而不仅仅是交钱、来回接送上课那么浮于表面的辛苦。我想,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为孩子规划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