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

2021-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他叫肖京山

从幼时起,我们就被经常教导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成长中来自养育者耳熟能详的论调就是:“不准哭,否则就有你好看”“干吗那么消沉?想想好的方面”“别总哭丧着脸”“你现在是大男孩,大男孩不能哭”“别再可怜兮兮的了”“别担心,真没什么可怕的”,等等。

成年人不厌其烦地通过这么说来让孩子们相信:我们能够控制自身情绪。而且,成年人貌似真能做到这点。

但是,隐藏在控制表象背后的真相又如何呢?绝大多数成年人其实都无法做到恰当应对自身的痛苦情绪,会采用诸如酩酊大醉、药物依赖、垂泪到天明、外遇、疯狂工作等方式来回避痛苦,或者未经妥善处理的痛苦情绪在他们身上以慢性胃溃疡的症状表现出来,令人饱受折磨。只是,无论成年人如何狼狈,他们都不可能告诉孩子们这些真实情况。

年幼时的我们,在非常偶然的机会,可能会撞到成年人情绪失控的情景,那时他们可从来不会说:“是的,我现在很伤心,所以落泪,这种反应很正常,你也要多学学如何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毫无疑问,成年人并不会告知孩子们应对情绪的方法,因为连他们自己都还手足无措!

进入学龄期,我们会继续被强制灌输这样的观点:你应该能够控制你的感受和情绪。例如,在学校里经常哭闹的孩子可能被嘲笑为“爱哭鬼”,如果是男孩子则会被唤作“娘娘腔”。

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控制论调,然后很可能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某些时刻也经常对自己说:“克服困难”“没什么大不了的”“加油”“冷静点”“别受到干扰”“我不是软脚蟹”“振作起来”,等等。

以上所有这些标语口号都在暗示我们能够做到随意控制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轻而易举,就好像在开关水龙头一般。

为什么这类宣言能够大行其道,并蛊惑人心?或许是因为,我们身边的人看起来都是那么幸福快乐,仿佛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在这里,“看起来”是关键词。

真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人都并不会以开放坦诚的态度去面对和自身想法及情绪所进行的一切激烈斗争。

大家只是心照不宣地戴上“勇敢者”的面具,装作面不改色。就好像那些小丑明星一般,大众只观赏到他们粉墨登场的笑脸和欢快滑稽的动作,却无法触及他们内心深藏的落寞与悲伤。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访谈中,常常听到来访者这么说,“如果我的朋友/家人/同事听到我现在所说的,一定会难以置信,因为在大家眼中,我是那么的坚强/自信/快乐/独立……”

——摘自《幸福的陷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