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忆·芒康盐井,藏区的另类景观
2014年7月,西藏昌都市芒康县。
广袤的藏区有无数值得造访的地方,动人心魄的多是雪山、湖泊、江河等自然景观。藏区的人文景观也不少,却略显单调,除了庙就是与庙相关的,绕山走湖长磕一类,看多了也觉得差不多。
位于昌都市芒康县的盐井乡,却得上藏区的另类,它是少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这里有奔腾的澜沧江,有独一无二的盐井盐田,还有藏区唯一的天主教堂,第一家红葡萄酒工厂,更有趣的是,在藏人比例高达98%的芒康,这里居住的却是纳西族人,距离纳西族的老根据地云南丽江有好几百公里。
盐井村在滇藏线上,从芒康南行约100公里,过盐井就进入了云南。
从高处往下看,红色的澜沧江在红色的山体间绕了个S型,中间一块地势平坦,有是白色的房屋和绿色的农田,江边,一堆木耳般的东西长在岩壁上,那就是有千年历史的古盐田,这一道与风景结合的藏区最另类的人文景观,是茶马古道上唯一的仍在生产的纯人工原始盐井,出产的井盐享誉川西滇北。
所谓的井盐,就是用凿井法汲取地下天然卤水加工而得到的盐,是远离海洋的内地获取食盐最传统的技术之一。
盐井村隔着澜沧江分为上盐井村和下盐井村两个部分,上盐井出产的盐是白色的,下盐井出产却是红色,号称桃花盐。
上盐井地势狭小,现已基本废弃,仍在生产的是下盐井。据说盐井的手工技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对这种说法我持保留态度。
卤水是在澜沧江边打井获得,晒盐的盐田就在江边搭建。由于地势崎岖,搭盐田采用的是吊脚楼形式,将一根根原木竖排打入地里,就如同做屋顶般用红泥抹出盛水盘形状的盐田。
将卤水从井里背到盐田中,晾晒一两天,就得到了粉红色的结晶盐。
每年制盐的黄金时节在3月到6月间,我在7月底到达,已是雨季,澜沧江暴涨,晒盐早就停了,盐田里都是雨水。
我到的时间也不好,正赶上中午,天上的云彩很淡,拍摄不出盐田的反射效果。虽然如此,站在岸边看着被养护了千百年的盐田,就如一块块镶了框的镜子叠放在天地间,给人的感觉也很是舒畅,觉得真是不虚此行。除了盐田,藏区真的还找不到类似的人文景观。
走到盐田下面,抚摸着浸透了卤水的原木,据说浸泡多年的柱子很值钱,能熬出的盐可是不少。再看着那雪白晶莹的盐挂,底部都有迟迟也不滴落的盐水,掰一根下来送到嘴里,真是齁死人了。
一阵嬉笑传来,是几个半大孩子,正赤条条地在江边盐井中戏水,之前笔者发过一篇《影像记忆·盐田中戏水的纳西族男孩》,为什么本篇又在重复?当然是有不好解释的原因,那些照片就不用了,不然……
据说,在盐田干活的都是纳西族女人,哪怕是最辛苦的爬深井背卤水桶。纳西族男人只是种地和做生意,平时就吊儿郎当地啥也不干。不仅在盐田,丽江也是如此。
若是因此评价纳西族男人好逸恶劳,那就是不懂得基本常识。芒康盐井,是上天赐予的宝地,为什么偏偏被纳西族人占着,当年藏人为何不将夺走?甚至不得不容忍纳西族人在藏区里修建教堂,像一根钉子般死死扎在这里?
民族关系不好多讲,纳西族与藏族的千年恩怨,也不是几句能描述的。简单地说,纳西族人能钉在这里挣大钱,是靠自己拼出来的。平时吊儿郎当,该拼命时候拎刀砍人,保家护财,还只有靠男人。
我说的是那个时代,不是现在。
原创图文,转发请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