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2019兴成长计划教师分享专题

在学习中蜕变、成长!

2019-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洮北1124赵娜

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

            洮北1124 赵娜

今年的暑假不同以往,整个假期最为充实,有幸参加了“名师成长提升班-2019兴成长计划”,虽是不惑之年,但是对于网络学习也是乐于接受并且深深融入其中,不断地咨询年轻的教师学习、打卡的要领,乐在其中,获在其中!

在听课的过程中认识了注重多元化教师成长的王菲老师、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研的窦继红老师、创新区域教研,实现抱团成长的胡新颖老师、用艺术开启山里娃的幸福人生的王晓野老师......每一位名师都是那样的朴实无华,从他们娓娓道来的述说,感受到他们身在其中的乐此不疲。真心为她们点赞!!!

在学习中蜕变、成长!

通过互联网,不仅让我们接触到了丰富的知识,有志同道合的同行,也让我们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一变:主动拥抱新技术

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里生活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使用这些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作为教师,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坚守在固有传统的经验上,那么,就会被自己的学生和先进的技术远远地抛在后面。于是,今天,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拥抱新技术。

二变:借助互联网成为终身学习者

“互联网+教育”对于教师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老师们如果不与时俱进,就真的“Out”了!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

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口相传,完全倚赖于教师。一千多年前,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得以初步分离。如今,只要接入互联网,海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无论是哈佛大学的课程,还是一线科研的成果;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线上答疑、讨论;无论是身处著名的大学城,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沟,都能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学习。“互联网+教育”,让学习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变成了现实,同时也为教师开启了不断深入学习的大门。

三变:与学生沟通不再仅限面对面

互联网时代,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何更接地气地与学生交流,如何更具时代感地“润物细无声”呢?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空间等给学生提供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传递积极、快乐、阳光的生活理念,让它成为课堂的延续。

站在教师的角度,谁都希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具体的教学或者活动中,顺带“搞定”了知识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教学活动是重中之重,而教学活动的设计依赖于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教师不单是讲课,要变身“设计师”。

在学习中蜕变、成长!

新学期伊始,作为一名教师和一名科研骨干教师,我会借鉴胡新颖老师的“抱团成长”,与我的同行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确保落地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