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尺度看中国

2018-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亦频

我们太熟悉用中国人的思维去解释中国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是一个外国人,他们用他们的思维去看待中国,会有一种旁观者清的奇妙感觉。

之前有这种感觉,是在看基辛格的《论中国》。他在谈到中国人的大局观时说:“中国领导人经常表现出一个文化特点是:他们是从历史角度考虑问题的。中国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使中国领导人能用中国几乎永无尽头的历史让谈判对手油然产生一种谦恭之心。外国的谈判对手会因此而觉得自己是在违背自然,自己的行动注定只会在中国滚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条逆流而动、微不足道的痕迹。”由此,我们也可一窥中国人对过往经验习惯的一种崇拜。哪怕,那种经验习惯并不正确,但是却是“我们几千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在被漫长的历史加固之后,仿佛如同自然规律一般不可撼动。哪怕,那种经验习惯,并没有经过几千年。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喝热水”。

而罗素的《中国问题》,同样不失为用另一个尺度,去看中国。

那本书成书于1922年。很多观点也许与当今的现状并不相符。但是,让我感触至深的,是罗素对中国孝道和家族观念的描述:“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中国文化已经到了极高的程度,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古代希腊、罗马人也同中国人一样注重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庭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却不这样。中国的孝道再怎么过分,他的危害也不及西方的爱国。但两者的错误之处都是教诲人们对人类的某一部分尽特别的义务而将他人置之度外。”

从小,我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爱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最好的礼物:一个自信自爱的灵魂。但是,当被人夸赞我孝顺时,我却总是隐隐不快。

孝顺这个词,有太多的道德色彩。仿佛与父母之爱由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变成一件被大众强迫而必须去做得事情,总感觉到不舒服。

而过分注重孝道的中国,会产生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的冷漠。中国人鲜少有人道主义的冲动,也缺乏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究其原因,中国人太注重一门一家的利益。浸淫在孝道为基础的宗法社会中的国人,终生奋斗的目标不过是“光耀门楣”。

记得当初读《曹刿论战》,读到“肉食者鄙”一句,不免惊诧。“肉食者”身居高位,自然登高望远,为何反而会目光短浅。直到看到《隋乱》一文,看到那些世家大族是如何为了一家之利不顾国家危难,方知“鄙”从何来。

之前在一个很喜欢的微信公众号上读到了一篇文,叫做《从人类不熟悉的尺度看问题》。文中提到,人类习惯了人类熟悉的物理尺度看问题。但是,当我们用历史学家辽远的时间尺度,用政治学家广阔的空间尺度看问题,那么一切都会不同。罗素的《中国问题》,虽然时间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却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我们的国家和国民,读之,大有裨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