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信息宝典

从本质到规律的逻辑

2022-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波叔电商

本质是一个基点,并不能用来指导实践。

只有通过本质推演出规律,用规律才能指导实践。

不同角度得出的本质,在推导规律的时候有不同的侧重。

从认识到行动

我们认识本质,不是为了要有一个知识,而是为了用知识指导行动。因此,辛辛苦苦看透了本质,事情并没有完成,只算是走了一半的路,因为看透本质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希望看透本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这就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对本质的认识,推导出一些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指导性的规律和原则,我们可以按照这些规律和原则采取行动,让自己做好工作,过好生活。

只有走完了从认识到行动的过程,看透本质才算走完了全程。但是,对本质的认识并不会就此止步。因为,对行动指导的好坏也说明对本质的认识是否透彻。行动反过来会要求我们对本质进行重新思考,如有必要还需要对本质认识再次优化。

本质的指导力首先用逻辑来推导,然后用执行结果来衡量,如果执行结果很好,实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则说明本质的指导力强。如果没有实现我们的目标,在排除执行的因素后,则说明本质的指导力弱。

从不同维度得出的本质认识,当我们用本质进行推导的时候,思维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从哪个维度得出的本质,推导的时候就从哪个维度进行。

1) 从性状得出本质,一般来说都是采用类比联想的方法,找到共同的性状特征,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则彼事物就是此事物的本质。从性状认识到的本质,在进行推导的时候,先认识类比事物,再考虑被类比事物如何做。而能够推导出什么,则取决于人们对两个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深刻,则推导出的规律可能就更有效;认识肤浅,则推导出的规律指导性就不强。

2) 从目的与作用维度出发得出的本质认识,如果要去推演规律,可以先对实现目的与作用的场景或者行动做动作分解,从中找到各个场景或者行动中更能够实现目的与作用的行为,为实践提供指导。

3) 从结构与关系维度得出本质认识,在推导规律的时候,就应该从如何稳固结构和强化关系的方向去做。稳固结构,是组成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各部分都不能掉队。强化关系,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要加强联结。

4) 本质从原因与关键驱动因素得出,在推导规律的时候,就应该从运行机制上出发,考虑如何让运行机制运行更加顺畅,看原因与关键因素的变化如何导致事物的变化。从事物的运行机制去推导,考虑原因与关键驱动因素,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了关键驱动因素,事情的运转就可控了。

把认识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很多关于思维或者知识学习的专家,都劝我们要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或者体系化,因为这样,知识就不再只是碎片化的存在,认知也不只是零散的个人感悟。

有了体系,不管是知识还是认知,就有了整体支撑。但是,系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更关键的问题。

本质和从本质推导出来的规律,构成我们认识事物的最坚实的基础。是我们知识和认识体系的支柱。如果你的体系不是建立在本质和从本质推导出来的规律上,这样的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用这样的体系去看待事情,也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们的认知体系或者知识体系,都应该建立在事物的本质和从本质推导出来的规律上。

从规律到行动

看透了本质,推导出了规律,并不代表万事大吉,更不代表事情就能做好。要把事情做好,还需要下执行层面的功夫。

符合本质的做法,只能保证结果不至于太差,不能保证事情必成。之所以能够保证结果不至于太差,是因为看透本质后,按照推导出来的规律,我们有了评判事情的标准和努力奋斗的方向。

从本质推导出的规律,给了我们对事情进行评判的标准,有了这些标准,就能够使我们避免陷入失败的境地,少采取错误的行动,不做无用功。

看透了本质,推导出了规律,我们努力或者投入资源,就都有了方向,可以有的放矢,而不是茫然无措。方向对了,动作对了,接下来就该看执行的情况,如果执行到位,加上时间的作用,就可以期待一个不那么差的结果。

孙子兵法有云:“胜可知,而不可为。”

所谓胜可知,是指规律能够被认识和把握,知道想要胜利,必须做什么事情,必须如何做;而不可为则是说,并不是按照规律做了就能够获得胜利,因为事情发展不是线性的,还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

参考资料

摘取自陈中老师的《看透本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