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孤独型人格的自我救赎
电影主线是一封再也无法被收件人签收的信。
艺术家梵高去世后,老邮差的儿子受老邮差嘱托,帮忙送一封原本寄给梵高的信。
在此期间遇到很多与梵高曾有交集的人,如画材贩卖家,旅店女儿,信奉基督教的老侍女,终身未嫁的医生女儿,和照顾梵高的医生。
梵高:孤独型人格的自我救赎每一个人对梵高的看法都不同,有人觉得梵高是天才,有人觉得他是疯子,有人认为他冷漠疯狂,有人认为他温柔亲近。
随着送信人的脚步。我们似乎认识到了真正的梵高。那个不被世人理解,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的,那个爱画如痴孤独温柔对待世人的梵高。
梵高是家中长子,在剧中以称他为“文森特”。文森特其实是家中第二个孩子,母亲第一个孩子原本的“文森特”夭折,直接点说文森特在父母眼里是一点也不完美“替代品”。
孤独的梵高,渴望不懂如何和父母相处,不懂如何获得喜爱。
小小男孩第一次鼓起勇气去牵母亲的手,母亲一把甩开手,嫌弃地说:“你替代不了他。”一直以来,他很努力做一个让父母骄傲的孩子。
但是有些人就是这样,普通人可以做的事,他无论怎么努力都完成不了。无法继承父亲的事业,做一个牧师,也无法到亲戚的公司做一个普通的职员。就像是被诅咒的命运,在世人眼里,梵高甚至做不到普通。
他们说,“文森特啊,他是一个疯子。”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和梵高一样,鼓起勇气拼尽全力,以获得喜爱。做到被联名驱逐这件事,另一个角度来说,普通人也是难以做到。
“你们都说文森特是疯子,嘲讽他侮辱他赶他离开。虚伪者倒是不这样,但是这不妨碍收了文森特一年的房租,转身就在驱逐文森特的文件上签字。”
文森特一生画了那么多向日葵,如火焰般燃烧。不安定的麦田里面,诡异神奇的夜空里,那个是梵高眼中繁华绚烂的世界。
他太过孤独,所以他忽略“朋友”的侮辱,参与他们的喧闹和疯狂。在濒临死亡的时候,文森特一遍遍强调,自己是自杀,不要怪罪任何人。(此部分来自电影《星空之谜》,与事实还需考证)
梵高像世人,又不太像。
梵高:孤独型人格的自我救赎他是星空的孩子。孤独,明亮,疯狂且温柔。
27开始学画画的梵高,只是几年就完成了艺术爱好者一辈子做不到的成就。没有任何收入,依靠弟弟而生。
最让文森特痛苦的是,弟弟因常年救济他,以至于难以维持本来的生活。
为他支付画材费和生活费,弟弟一家只能住在狭小的房子里,常年和文森特那些“卖不出去的画”挤在一起。
和那些喜欢混迹艺术之都——巴黎的艺术家相比,文森特保持清醒的意识。
想要什么,需要做什么。文森特明确且深刻。
文森特规律的生活,就像去上班一样,按时起床画画,风雨无阻。梵高爱极了那些油画,暴雨倾盆,或烈阳高照,每一种光影下的奇妙世界,都是梵高渴望触碰的绚丽世界。
从27岁到37岁自杀,梵高用10年时间给世人留下800多幅油画,1000多幅素描及100多幅油画,同时还有800多篇写给弟弟的书信。可以说,梵高这一生时光,除去完成这些辉煌的艺术作品所花费的,其他时间几乎都在给他珍爱的弟弟写信。
在梵高自杀后不久,弟弟提奥也因病去世。
这一生他在都在燃烧自己,以点燃心火。
梵高眼中,生死都是一样。温柔对待这个世界,追逐他所要的,足够。
“行了,我说什么好呢?我们内心的思想曾经暴露出来吗?在我们心里或许都有一把旺火,可是谁也没有拿它来让自己暖和一下;从旁边经过的人只看见烟筒里冒出一缕青烟,不去理会,现在让我看一看你,应该干什么呢?人必须守护那把心里的火,要稳着点,耐心地等待着,有谁走来,挨近它坐下——大概会停下来吧?心里多么着急。”
——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