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思录】研修学习无止境 招招妙计频频出
本次研修活动由于疫情封校上课,没能面对面加入研讨学习,随后借助范文艳老师的语音进行补救学习虽领悟不够全面、只学皮毛,但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感悟如下:
1.史料学习新妙招。
郑绮凡老师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我们别样解读了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史料实证。在教学中史料实证是贯穿课堂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大量的文字史料阅读一直是学生的恐惧,教师的心病,不想读、太难读、读不懂一直在作怪困饶着学生的思想,让老师困于束手无策。我曾给学生灌输过关于材料阅读的若干方法,但效果不佳、兴趣不浓。郑老师支的这个妙招——把材料后的故事讲出来,为我开辟了一条教学的新路径,很值得学习借鉴。
2.跨学科学习实用招。
赵丽娜老师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大单元作业设计很实用,她提出在跨学科的底层操作中,要由小到大(小切口到大气象)、由浅入深(浅表达到深内涵)、化虚为实(虚文化到实行动),为我们落实和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打开了新思路,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要大胆尝试实践。
3.教学立意创高招。
王慧卿老师关于落地新课标,提出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立意即课魂,对我来说是一种冲击和挑战。以前在教学设计中只是一种浅思考、浅设计,整体思路缺少一个核心统领,没有深度和课魂,只是浅显的灌输核心素养,没有真实形成中心思想,缺乏结构化意识,通过王老师的教学立意提议,让我感到今后教学中课魂引领的重要性。
4.大历史观拓展招。
张克国老师很接地气地提出“大历史观”,他认为借助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历史第二课堂,拓展课外历史知识,把知识讲大、讲活、讲有趣、讲有用,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课本教材呈现的只是历史的冰山一角,只有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的死知识走向生活的活知识,我们才能更多了解我们的历史,只有深入了解历史,才会产生热爱历史的情怀,他这种拓展做法很值得推广和坚持。
5.高屋建瓴方向招。
赵明将科长提出多阅读名著、多研读课标、多钻研教材、多研究课堂,为我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他高屋建瓴的长远眼光让我深刻领悟到只有在不断学习充电中,我们才能收获新理念,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
不管疫情多么肆虐,但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断我们成长的步伐。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吸收学习新鲜血液,我们的成长道路才会更宽阔更美好。每次研修活动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让我们借力这次研修活动中招招妙计,趁热打铁掀起教研热潮,让新课标冲破重重困难,实实在在的扎根每一个历史老师的课堂,让素养育人落实到每一堂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