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说孟子》修订版23:人人都有恻隐之心
国学商用 王道经营
作者:代海涛
《海说孟子》修订版23: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公孙丑篇: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公孙丑问孟子,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吗?如何解释?
孟子说:“人人都有恻隐之心,怜悯体恤弱者是人之常情,这是人性良知的本能反应。先王(应指周文王和周武王)就是在体恤民情,怜悯他人方面特别用心,才在政治上也推崇伦理仁义道德仁政。用体恤关爱他人之心,施行人道主义仁政管理国家、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了。人人皆有恻隐之心,这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先天本性,比如说你突然看到小孩子掉入井里,你不会犹豫,你会本能的想去施救,这种不加思考本能的条件反射,这就说明了人之初性本善。因为这个瞬间的反应时间,你不会有什么想去结交孩子父母,想博得乡亲们的赞叹,想赢的美名荣誉等的企图念头,也不是孩子的哭声很痛苦让你难受了,而纯粹就是出于人性本能的同情救助怜悯之心。”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人就是这样,有本性的良知良能,这个源头就在这里——孟子。孟子是“性善论”的提出者,孔子也没有直接提出人性善恶的观点,孟子第一个直接提出了“人性本善”。同一时期的同门师兄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则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他提出了“性恶论”,他说人的本性是恶,人只会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接受了更好的教育而逐渐变好,人性的进化进步就是一个断恶修善的过程,他否认人类天性的道德感,他肯定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
荀子后来对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补充整理,他和孟子的人性善恶之论,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两个观点。
按照孟子的说法,既然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人性本善,那我们为什么不去抑恶扬善呢?让这种善念善力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呢?如此一来,社会正能量不就多了吗?当越来越多的正能量出现,美好的事情不断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太平盛世不就实现了吗?这就是孟子的终极理想。
即使眼前再黑暗,也不要忽视一盏灯的力量,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人性本善,每一个善念都是一盏心灯,点亮它,呵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