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社工路上
上了六次的社会工作学科导论,今天是上的最后一次了。这段时间对社会工作的感受颇多,以此分享,给一个我对社会工作的切身感想。
对于“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概念的理解,我认为是不能条件反射性地在百度里找。百度给我们呈现的只是一种机械的、枯燥的、类似于学术性质的解释,窃以为这样做的话对于我们对这个专业的深入理解帮助不大。我们需要的是有亲身经历的人向我们娓娓道来,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向我们传导,而不是空洞地去看概念。
尊重。是我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印象最深的词。
社会工作是一个要让人尊重的专业或者说是职业。在当前社会,我们是否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是否给予了这个专业应该得到的像对其它所谓的“热门专业”的同样的尊重?或许世间的事大抵如此——人们往往更追逐更喜欢那些热门的东西。而那些冷门的不太被人熟知的,或者说在人们已有的观念里并未占据一席之地的内容却只能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看不起”。
人们对于“社会工作”的看法也远远低于人们同样不理解的“哲学”。上网一搜索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看法,大部分都是“垃圾专业”“就业不好,挣钱少,就光有个名”“看不到发展前进的迹象”“老师糊弄人”……当然,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在这里人人都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权力(在法律的范围之内),这些说法也并非违法。而同样,并不否认“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起步晚,发展缓慢,尤其是跟不上当代人追求快速、高效、挣钱的理念。但是,这不是这个专业的错。因为任何一个新兴的专业或者领域都需要时间来证明自身,来取得大众的认可。连互联网、智能手机这类我们目前离不开的产品都还需要一些时间深入人群,更何况一个学科呢?更何况是一个在中国大众的旧有观念里极少存在的新概念呢?思想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帕斯卡尔曾这样说过。但同时,思想观念也是人们身上最难改变的存在。就不难理解中国社会的曾有改革是从“器物”到“制度”最后才到了“思想”。
所以我希望我们能给予这个专业尊重,至少是对于在中国的。因为国外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已经很大了,不尊重是不可能的。并且在国外,“社会工作”是有一个独立的学院的,而不是像在国内大多数的大学里那样,简单地在挂靠在其他专业的名下。希望社会和大众给予这个专业多点耐心和时间,毕竟有哪个专业哪个领域不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呢?
对于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尊重”同样是令我铭刻在心的。
一方面,社会和大众要尊重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一个职业,一个助人的职业、一个帮扶弱势群体的职业、一个关爱大众的职业,她绝不等同于人们口中所说的“居委会大妈”。当然,社会工作者有在社区工作的,但不是全部。社会工作者广泛地分布在中国大地,遍及东西南北。老师有句话我印象深刻——今天我们要用一种跳出世俗的观念来讲这个学科,它更多的是关于一种精神的。这便是我们尊重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理由,并不是人人都有这种精神的。你懂得,我们还要强调是在这个功利、务实的“中年人社会”里。
如果我们不曾拥有一种很好的东西的话,我们能做的就是佩服和尊重那些依然留有这种东西的人。而不是加以冷嘲热讽,使其丢弃。鼓励、相信,使自己也重拾那些“精神”。这个社会单单靠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的力量是远远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的是,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唤起更多人的共鸣,取得政府和社会大众的支持,以期推动这个社会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工作者自身,“尊重”也同样重要且必不可少。记得老师的一句话——如果我们的付出和工作得不到尊重,那我们就只能停止。案主要尊重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也要尊重自己的案主。尊重,是社会工作者从事工作的前提条件与必要条件。任何所要开展的工作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这便是我的文字了,似乎你也无法复制,只能有我们自己的。老师的这句话依然在我耳边回响。这是社会工作者方法的精髓,也同样适应于我们。
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字,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在这里,送给我也献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