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打卡110:寄人篱下的少年,做孩子的时间太短了——《盐镇》9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4400/04ea05547da1df05.jpg)
阅读时间:2023年5月9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书目:《盐镇》
阅读范围:第九章《放咸》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逃离原生家庭,宁愿寄养在姑妈家也不愿意和亲生母亲一起生活。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弱小的女孩是如何在打击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原谅伤害是强大的表现。
主人公介绍
詹晓群,1996年生人,父亲去世后随改嫁的母亲到了继父家,因忍受不了打骂逃到姑妈家生活,成年后独自闯荡,最终选择原谅母亲。
晓群的父亲与母亲
晓群十岁那年,父亲突然中风离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学会的是第一时间清点自己还剩下什么,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从此她的心中就埋下了一根刺。有人说都是晓群的妈妈,她的爸爸才喝酒喝死了的。
晓群的父亲詹泽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好人”,别人有需要说一声他就不计后果的去帮忙。他更是一个慈父,下班回家总会给孩子捎点零食回来。晓群的母亲桂兰曾经和别人结过婚,有过孩子,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跑回来仙市,别人推测说,她可能是“三婚”。但詹泽还是执意和她在一起了。(就没想想,为什么前两次婚姻都失败了)
两人去外地打工的时候,晓群母亲桂兰的“疯病”犯了,经常不穿衣服到处跑,还被火车压断了脚。晓群的父亲就一次次把她找回来,陪她去看病。家里并不是很富裕,压力大的时候,晓群的父亲就拼命的喝酒排解,身体也越来越坏了。
有一次母亲回娘家养病,父亲去看她,被桂兰家里人追着打,回来时满头满脸的包,身上全是牙印。对于挨打的来龙去脉,桂兰回来后只字不提。最疼爱自己的父亲变成这个样子,此后晓群和外婆也很少往来了。
与继父一起生活
父亲去世的第二年,母亲桂兰带着晓群和弟弟改嫁了。继父对他们姐弟非打即骂,亲生母亲就眼睁睁的看着不管,打狠了就转过脸去不看。寄人篱下的少年心性最是敏感,陌生无爱的新家庭,桂兰的刻意拒绝保护。
有一次,一条大菜蛇爬到晓群的床上,她也不怕,她觉得是父亲(属蛇)回来保护她的。父亲死后,晓群总是梦到他,村里人怀疑他“中邪”了。晓群觉得死亡变得不那么可怕。她笃定地认为人有灵魂,也有下辈子。她祈祷能梦见爸爸,可惜从未遂愿。老年人说是因为她懂事,可小群有那么多话想对爸爸倾诉啊……(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就只能靠精神寄托和想象自我保护了)
除了去世的父亲,晓群最亲近的人就是姑妈。有几次他们姐弟被打惨了,就逃到姑妈家躲几天。有一次,他们到姑妈家天已经黑了,想着家里人已经睡了,又不敢回继父家怕再挨打。晓群就带着弟弟躲进了姑妈家村口的厕所过了一夜,外面又黑又冷,里面又臭又脏,可是姐弟俩就是抱在一次相互取暖也比回家里挨打的强。
成为姑妈的养女
初中的某一天,晓群跑到姑妈家哭诉,继父对她打“坏主意”。于是为了保护孩子,姑妈留下了晓群,晓群就此成了姑妈和姑父的养女。可是姑妈家也不富裕只够在养活一个娃,书中后面讲,晓群的弟弟呆着继父身边后来离家出走,学坏了。晓群的姑妈真的是一个好人,她的第一个孩子是前夫意外去世后抱养的,对于这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姑妈都视如己出。孩子生病了,姑妈半夜也会背着孩子往医院赶。
姑父姑妈都是庄户人,一手一脚一张一张的挣钱养家,没钱交学费就去四处借债。家里没地方睡觉,就由姑妈带着两个女儿睡床,姑父在堂屋凑合。上高中离家远,姑父天不亮就送晓群到渡口,看着她坐上船再离开。读书的时候小群认认真真地读,去继父家也不和他起冲突,她谨小慎微,从十岁的时候就知道要察言观色,到了姑妈家以后更是感激涕零。
小群的面相像个未成年少女,撩起袖子,露出来的肌肉却紧致结实,她会开车,会帮成都的姑妈打谷子,会组装简单的家具,会操起锅铲油火烹炒。但她做孩子的时间实在太短了。16岁起,晓群就打工挣钱贴补家用。17岁时,到火锅店当服务员,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姑妈觉得晓群命苦,听说要被一个自己不知根底的男人带走开始强烈的反对,之后双方相互了解后就高高兴兴的送“女儿”出嫁了。
婚后晓群还是努力工作,后来还当上了火锅店的店长。她说“就算老公赚很多钱,我也要上班,自己荷包里有才是真的有,人家的钱装在人家荷包里。要给你的话,他想骂你就骂你。”
原谅母亲也是原谅自己
按照当地的习俗,就算是在不乐意,晓群和丈夫还是去看了她的外婆和生母,当然又是一通争吵。从11岁多被姑妈收养,再到18岁结婚,谁会想到这对亲生母女曾经长达七年多的时间没有联系过。
故事的最后,晓群的生母坚持把外孙的户口落到了他们名下,为就是帮晓群家争取一套拆迁安置房的指标。在晓群变的强大之后,对于母亲她仿佛多了些宽容。作者说“大概人生经历过太多的艰难困苦,小群慢慢学会把那些修饰和装饰统统扔掉,生活中只留下了实用的动词和名词,但她那点看上去坚硬的铠甲,里面全是柔软的血肉。”此事之后,晓群觉得,这是同生母和解的机会。这机会是给她自己的,也是给母亲的,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炽烈的情感,亲人的血脉相连处,但凡能拿出一点点的温情,为你做一点点事,就能从你的眼里萃取出大滴的眼泪。
小群说:“一颗盐巴就可以把一个人放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