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篇进步一点点觉醒 - 生涯规划第一步每天一点点

干货丨如何快速地在一个陌生领域成为专家

2016-08-09  本文已影响17155人  北大小笨

主题:如何快速地在一个陌生领域成为专家

☆ 在陌生领域快速的成为专家是可行的;专家:懂知识,有体系,能解决问题

☆ 成为专家的过程:知识获取与扩充、知识体系化建设、以应用为核心的知识技能化,三个过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 知识获取与扩充涉及两种基本的能力:一是知识的搜索能力,只有搜索到足够多足够好的学习资源,我们才能开始学习;二是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就如我们高中学习数理化知识一样,要能够了解基本内容的含义和应用。

☆ 知识获取与扩充的四种方法

☆ 善用学习的“黄金圈法则”

☆  采用分类字典、思维导图、主题阅读等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  离开舒适区,设置“必要难度”进阶

☆  一万小时定律与刻意练习:大量重复训练

☆  任务导向下的写作式训练和分享式训练

☆  坚持到底本身是一种才能

知识爆炸和信息超载的时代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和信息超载的时代

       “近30年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

       全世界每天有4000本书出版,超过4亿个字;

       一个专业领域,每天大概有200个公众号正在注册,有近1000篇文字正在产生……”

       面对不断更迭的新知识、新领域,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我们希冀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我们的时间有限,看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我们就越来越无法去深入思考。我们总是倾向于浅尝辄止,一次又一次,我们在原地踏步。时间在推移,我们距离成为领域专家彷佛却越来越远。

原地踏步的我们

       然而同样在这个知识爆炸和信息超载的时代,也存在着一群弄潮儿:他们以“喂知识为生”,他们专注于某个领域,他们以超过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把大家需要的知识以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表达出来,创新性地用知识去解决领域内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知识碎片化的沙漠里不断盖起一座座金字塔。

       没错,他们就是被称为某领域专家的那群人,懂知识,有体系,能解决问题

以“喂知识为生”的专家们

      他们就出没在我们身边,他们成为我们仰望的存在,我们与他们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没有办法迅速掌握一门知识,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身边出现的一个个领域专家、“知识网红”已经在事实上证明了在陌生领域快速的成为专家是可行的。那么这群人究竟是怎么成为一个个领域专家的?有什么方法可以借鉴呢?

      “个人竞争力的源泉不是你现在知道的或者掌握的,而是你选择方向和快速学习的能力,是你能够将知识用足用好的能力。” 细致地研究他们的“蹿红”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大致过程都是这样的:知识获取与扩充、知识体系化建设、以应用为核心的知识技能化,三个过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如何快速地在一个陌生领域成为专家


一、如何在陌生领域快速进行知识获取与扩充

      面对一个陌生领域,迅速地了解其相关的核心知识和内容是非常必须的。只有知识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才能去构建,去应用,就好比Excel的学习,我们只有掌握了其数据类型转换、排序、筛选、查询、函数等关键技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去应用。

       知识获取与扩充涉及两种基本的能力:一是知识的搜索能力,只有搜索到足够多足够好的学习资源,我们才能开始学习;二是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就如我们高中学习数理化知识一样,要能够了解基本内容的含义和应用。

       这些知识获取与扩充的方式是可以采用的:

       1.“人是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所以你应该知道谁最擅长什么?遇到问题时知道可以向谁学习和请教。”  找准领域标杆或目标专家,向其请教:新的领域的学习过程是怎么样?推荐的学习资源有哪些?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等。

       2.书籍阅读与学习: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读10本左右该领域的教材或经典读物进行系统性学习,迅速获取该领域的骨干知识,达到“在讲什么”以及清楚主体知识框架的基本要求。

      3.在线学习: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的优质学习资源,迅速掌握新领域的核心内容;

      4.带着阅读和学习中的问题,去着力攻克新领域中某些难点、重点,通过复习的方式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回顾。

       在这里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关于记忆。哪怕你都感觉对某些内容很熟悉了,我们还是希望你能把这个领域的基本知识框架给记下来。脑海中有了这个基本的知识框架,新的知识体系架构也就有了基础了。

      ☆ 推荐阅读:那些被疯狂推荐的在线学习平台,到底质量几何

知识获取

   二、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信息爆炸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增加信息,而是筛选和删除信息。”  筛选信息的过程就是不断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那么知识体系如何构建呢?

      1. 善用学习的“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

      ☆ WHAT: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和要点,有什么功能特性等,比如Excel学习中数据类型有哪几种?排序有哪几种方法?筛选有哪几种方法?常用的函数有哪些?

      ☆ HOW:如何运作的,如何应用,实现机制如何等,比如VLOOKUP函数是怎么进行查找匹配的,数据透视表是如何实现分类计算的。

      ☆ WHY:为什么设计成这样?为什么不是另外的样子?这样的设计有什么讲究?为什么这样用?可不可以换种思路和方法等,比如去掉重复值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些方法?原理差别在哪?

       面对陌生领域的学习,采用“黄金圈法则”进行建构是非常有效的。黄金圈法则是一种深度学习的过程:不仅要了解,还要去知晓。不知要去寻找结论,还要去寻找过程。不知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不知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每个知识问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如何用”之后,知识也就基本掌握了。

       2.采用分类字典、思维导图、主题阅读等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是需要管理的,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管理的过程。信息和知识的存储前应该尽可能做规范化的工作,例如你做的摘要、学习新领域的感受、哪些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将来能做什么用等等。

       建立自己的分类字典,而不是每次想起什么就建立什么样的文件或者标签。分类字典,持之以恒坚持,适当调整。

      根据问题,找出关键词,开展主题性的阅读和学习,同时以关键词为知识链接,采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构建知识体系。

      ☆  推荐阅读:要加薪先得涨本事!高效学习的6个步骤30分钟精通思维

思维导图

三、以应用为核心的知识技能化训练

      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被利用时才能显现其价值。在成为领域专家的过程中,我们倡导的就是要以应用为导向,把知识当技能来操练。

      1.离开舒适区,设置“必要难度”进阶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走出“舒适区”,进入到“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

      “舒适区”和“学习区”是不停转换的,当经过某个难度挑战的反复训练后,个人的能力提升到了相应的水平,“学习区”也相应地变成了“舒适区”。当开始学习一个陌生领域时,它的一切对你意味着都是“学习区”;当你掌握了一定知识和内容,你会慢慢发现那些知识难点变成了“学习区”,需要去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去练习;当你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知识后,你会发现如何进行综合性的应用成为你新的“学习区”。学习是有难度梯度的,“学习区”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主动地通过研究领域专家的学习过程或专业书籍或查找领域相关的资料去发现学习的难度梯度,设置“必要难度”不断确立自己的“学习区”去进阶,去寻求更高难度的挑战。

学习区

       

       2.一万小时定律与刻意练习:大量重复训练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可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10000小时定律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提出了“刻意练习”的训练方法。它认为专家级的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学习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学习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两种学习方法的核心都指向一点,那就是大量重复性训练。或许我们并不需要10000小时,但要想在某些领域刻意练习并最终成为专家,就需要对某些关键技能进行细分,并且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

       有什么好的方法能提高这种刻意练习的效率呢?

       ☆  推荐阅读:什么?碎片化阅读就是一个大骗局!

       李叫兽:《为什么有人工作10年仍不是专家,有人2年就足够卓越了?》

    

        3. 任务导向下的写作式训练和分享式训练

      学生圈里流行着一句至理名言:“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临近任务截止时间,你的效率总会成倍提升。借鉴这种方法,如果我们把具备“Deadline”属性的任务常态化,那我们的学习效果会不会显著提升,比如我们和出版社签订了书稿合同,约定了某某日期要进行某项技能的分享等等。这种方法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不仅仅提升了你的学习效率和进度,而且还能带来更多收益。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构建活动,集阅读、理解、归纳等多个过程。一篇文章要想被其他人读懂、理解,除了内容必须详实、实用之外,其内在的思维逻辑必须要清楚,表达也要清晰。这个过程,必须强迫写作者去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只有掌握这种连接,才能自然地把文章组织起来。

      同时,写作式训练带来的另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获得反馈。“获得反馈”是在技能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可以提供正向的激励,更重要的是可以发现自己的错漏。这些反馈中或多或少都会蕴含着一些很有价值的内容,比如指出你的某个知识性的错误,或者想法上的局限性,或者是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法,你可以据此找到进步或者修正的方向。此外,你也可以主动去找同领域专家寻求意见或建议,不断修改完善。

      分享式训练是写作式训练的一种升华,知识如果能讲给别人听,如果能被别人听懂,那就证明你是真正掌握了。

      快点试试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吧。

写作式训练

       

      写在最后:坚持到底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当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们似乎都找到了一种可以快速成为某领域专家的方法。既然方法存在,为什么可以称为领域专家的人依然是少数。这种差别不止是关于方法,更在于能不能把行动坚持到底。

      坚持到底本身就是一种才能,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才能。要真正投入专注地去做,积极主动地去做。只有把行动坚持到底,才能勇往直前,会当凌绝顶。

早点告别懈怠

      如果你觉得不错或者有用,希望大家能点个喜欢♡,关注下作者,欢迎打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