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开《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画皮(七)

2017-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正衍堂

7、华杉原文:人才:智信仁勇严和廉明。《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智、信、仁、勇、严”,是企业领导可以对企业人才提出的非常好的标准。对这个体会我倒想讲对另外一个人的体会,就是曾国藩,他要带兵去打太平天国,但他一个书生从来没有打过仗,没有打过仗肯定没有智。信和仁也许有吧,勇也谈不上,手无缚鸡之力。他为什么能打呢?他在后来自己悟出了两个字:廉、明。廉,就是清廉公开。明,是要赏罚分明。

老夫扒皮:此乃东拉西扯,疯话连篇!

您是在讲《孙子兵法》?

还是在讲《水陆行军练兵志》?抑或《曾胡治兵》?跑题了吧?

孙子兵法直接论将之处那么多,本经尚未读通,何必顾左右而言他?

何况廉是不贪,明是明察,赏罚孰明是严和信的范畴,岂能混为一谈?

万法归一,没打过仗就没有智?

孙子兵法论述的领兵作战,克敌制胜的套路,

是和企业商战,政客做局,股市坐庄的套路一码事儿,哈哈,老夫好像说多了^_^

你说曾文正这种不世出的股肱之臣没有智,只靠廉明,是不是发昏?

老夫告诉你,孙子说将德有五,智信仁勇严;

岳飞不读兵书,但也说领兵智信仁勇严缺一不可;

曾国藩智信仁勇严五德一个也不缺;

而廉明只能作为为将五德的补充和发挥,不可成为替代!

孙子论述人才,岂止《始计篇》中智信仁勇严五德?

《九变篇》列举需要避免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的五种性格缺陷;

《地形篇》列举走、弛、陷、崩、乱、北的六种能力缺陷;

《行军篇》列举多种日常管理失范;

《九地篇》有静以幽,正以治的情商境界。

《用间篇》有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的素质要求。

删除文章

0 赞 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