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婚姻育儿

唤醒教育一一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2019-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唤醒教育_聂老师

      美国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家长的话说多了便是标签, 标签是对孩子有着“意识引导”和“行为强化的作用。请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第一、要会反应情感

        这就是正面管教中所说的共情,家长要想想自已小时侯,像你孩子这么大时你的行为是什么,你的父母对你的管教是怎样的,你的感受如何(原生家庭的影响)。然后再去想怎样管教自己的孩子,用哪些鼓励性的词语,怎么说。即三思而行。

        第二、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敏感期

        孩子在小的时候有许多敏感期,如当孩子刚学走路时到处乱跑,那里不平走那里,跑的家长追不上,楼梯一天要爬几十次,上来下去不停歇,家长不让爬就会大哭大闹。这时家长就会给孩子贴上“搞蛋鬼"“不听话"的标签。家长却不知道其背后的原因是,孩子正处于“脚"的敏感期,是孩子不由自主的行为。

        第三、学会用鼓励性的词汇

        对孩子贴正负标签都会造成伤害,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学会用鼓励的方法,这并不是对孩子所做事情结果的赞扬,比如“你真棒"“真聪明"。而是要说出孩子做这件事的过程是什么,意义是什么,肯定和固化孩子的行为,鼓励今天坚持这样做。如:孩子在组装一个乐高玩具,用了半个小时完成了,家长不要心喜若狂,跑过去很夸张的双手举起大拇指大声喊到“哇…,宝宝你真棒!"而是很自然的走到孩子跟前,蹲下身子,面带微笑,眼睛看着孩子,用手摸摸玩具,轻声细语的对孩“宝贝你用了这么长间,通过自已的努力组装好了这个玩具,你真厉害!"“孩子,你今天的行为就叫坚持,今后只要能坚持,就能拼出比这更难的玩具"。

        如果孩子已被贴标签了,怎么办?就要抓住机会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如,孩子贴上了粗心的标签,就要抓住孩子做的非常好的事情告诉不孩子,告诉孩子,你做的非常好,是个细心的孩子,这样来曾有的鼓励会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之前的暗示,鼓励多了,孩子就重新树立了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