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昨天让孩子们接着背《笠翁对韵》。他们虽然会有点小不情愿,但是还是饶有兴趣地沉下心来背。
选出一篇后,我陪着小儿子,让他先认真读五遍,然后一句一句顺其自然地背诵下来,整个过程积极性挺高的。
大儿子在一旁写作业,写完后也过来在一旁看着我们背诵。他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背,因为之前有背过,所以再背起来速度也快很多。弟弟一遍遍地认真背,没有背完,而哥哥很快就背会了。
我陪着弟弟继续背,哥哥背完后心里挺高兴的,在旁边问了我一句:“妈妈,我背的快吧?”我应了一声。这时候,弟弟的心态崩了,开始嚎啕大哭。
弟弟哭着说他这么认真读,妈妈也没有说他好,只说哥哥好。当时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刻意去夸奖哥哥,而是随口应了一声。但是在弟弟看来,却是只说哥哥好,不说他好。
当他说自己都读了这么多遍的时候,我问他:“是啊,你读了这么多遍,那你不觉得自己很好吗?难道只有妈妈说你好,你才好吗?他一边哭一边说:“对啊!”然后又是一阵愤怒又伤心的哭泣,安慰无效,他自己跑回来房间。我没有进去,让他独处会儿。
过了会儿,他的房间里没有动静了。我推门进去,看到他躺在床上,自己盖好被子睡着了。
我明白了,这对他来说又是一次升级。
以前面对孩子哭闹调皮,从内心深处是不接纳的,就像是面对我们所认为的糟糕和负面的东西一样。
人们总是希望呈现或者看到美好的一面。但是那些糟糕的东西要是不被呈现和释放出来,不被看见,又怎么能有空间和力量继续前进呢?
接纳一切的发生,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很多时候却似乎不那么容易,也许其中有一个点是当能接受自己的糟糕和负面时,才有可能也接受别人的糟糕和负面。
好与坏,本身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身边发生的事情,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它会来,也会走。每一秒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就像是刚刚哭闹的孩子,醒来后,又是另一个样子。
后来晚上,孩子们和爸爸玩了一局扑克,平时经常赢的小儿子,这回输了,但是心态似乎发生微妙的转变,他可以有点接受失败了。我体会到,好像是大人一直害怕让他面对失败。
回到开头他的那场哭闹,他希望自己是好的,但是这个好是希望别人来说他好,也许生活的经验让他学习到好会有奖励,有好的感觉,他喜欢这样。但是这样容易过度依赖外界的认可,被牵绊和压抑,内心是无力的。
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允许孩子失败,经历挫折,允许他看似糟糕的一面呈现,他才有可能获得完整的力量。
就像背诵,或许没有像别人那样很快速的完成,然而依然看到自己一次次的认真读和背,没有放弃地重来,已经做得挺好的了,而且最后都会背诵下来,至于快与慢,好与不好,都不是那个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