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编段利国
有人说,学术期刊是有精神、有生命的,赋予期刊精神、生命的是期刊编辑,其中主编是关键、是核心。主编是期刊的灵魂,有什么样的主编,就有什么样的期刊。
在我看来,学者型编辑是学术期刊的必备,决定期刊质量,而主编则决定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
她是一个本该如温室盆景,却非要长成一棵铁树般的女人,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喜欢旅游的她,去年全家自驾游到青海,每次旅游都刷圈,刚好被当地的一位作者看到,“段主编到青海,势必要尽地主之谊~~”盛情难却,约好在酒店门口见面。
谁说青藏高原只有那一座座山川相连?它亦曾有着千年的期盼。那天边的云彩上,有来自唐古拉山默默的呼唤,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美丽草原和连接地平线的戈壁滩。我想登上那布达拉宫,看看那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闪烁烂漫……
不愧为熊姓作者,如约到达酒店门口,看到段主编的妹夫便十分热情地前去握手,“段主编你好啊,可算见到你了!”嗨,认错人啦,段主编在这呢!
忍不住笑出声,段利国这样的名字,让人误以为男同志也不是作者一个人的错吧哈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7110/ff407d314b703d48.jpg)
她对我的影响,无形中带着一股坚韧,她的一些教诲总能说到我心里,恰如她所言“咱俩是一类人,总有共同的话题”,好像是吧,性格也莫名有点儿像。
以前每次“训话”,她多喜欢在前边附加一句“我是把你当晚辈儿来说这件事情”,时间久了,我知道她是真心待我,如母亲般,也许她在思念远在美国的只比我小一岁的儿子。
从小生活在市委大院,人人皆知段市长家有个漂亮千金。优越的环境没有造就她与生俱来的娇纵与任性,分明如邻家女孩,谁见了都喜欢。
来杂志社前,她是某医院即将退休的副院长,搞了30年的中医临床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也算是一名老中医了。”但听她讲,当年去医院前很多人说“市长千金要来,还不是靠关系门路”,在别人眼里她天生自带光环,谁想生活在她光环映衬下的阴影下?但她非要桀骜一把,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改变了别人对她的偏见。
那时年幼,听前辈说起,也一度以为她是蛮横主编,一个搞临床的改行做预防,能行吗?自己打自己脸,我也是学临床出身……直到某天看到有点瘦弱的她徒手拎起两捆60多斤的杂志,那一瞬间想到自己,从此对她的想法彻底改变了……言谈举止间,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着实让人折服。
一点点儿学习新技能,尤其电脑操作方面。以前不懂PDF,更不要说方正排版;期刊编排规范以及各项指标,如今说起也是滔滔不绝。她说“既然选择这一行,就得像这行业的人!”她早已是名副其实的期刊人。
但很多时候,她会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晓,快帮我看看这电脑怎么卡住了?”“这打印机怎么又不走了?”“这页的排版是不是有点挤?”“这里用这个词语还算恰当吧?”“一月的缩写是Jan吗?”“你什么时候给我煮咖啡?”“你还不回家接孩子吗?”
尽管,有时候她为了省那点电不舍得开灯、自己更年期总出汗也不允许我们开空调,同样的工作需要反复去做,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她说“凡事自己能做的,绝不求人,哪怕是父母和爱人。”
她说“不管做什么,自己先做好了,这样才能堵住别人的嘴。”
她又说“你做什么,孩子都在看在学,对他造成无形中的影响,所以你的言行首先要积极、充满正能量。”
她还说“我早就把你看透了,未来,我希望坐在这里的是你。”
工作中有这样的领导,于我也是幸事一件吧~有时,她是朋友;有时,她又是长辈。不论身份如何变换,不管别人眼中的她又是如何,她始终是督促并激励我按时完成工作、生活中给予我指引与帮助的我的主编段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