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婚姻育儿亲子教育

连载 • 在家上学的故事 | 看见与感谢也是需要学习的

2020-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苔居

教育 家庭 社会 人生……这里有你期待的话题 

看点

继续讲述故事:女儿的在家上学,意外获得了学校的主动援手。

面对他人的付出,如何表达温暖与感动?这是最初三天,我和女儿的探讨话题。

夕阳中的蓉城无比艳丽和温暖

1、请求支援

在家上学的第一天上午,女儿花了一个多小时联系各科老师,请求支援。

申请是通过班主任递交给学校的,任课老师未必知道,但接下来的日子如果能够得到任课老师的帮助,自会方便很多。

有些老师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已是女儿的微信好友,有些老师需要通过我的微信发出交友请求。

我把手机丢给她,这是她的工作。

女儿有些忐忑,毕竟,她的选择太特殊,老师们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心有怨言?她心里没底,也担心批评、讥讽或者劝说。

人,面对可能的拒绝、打击与否定,不安是难免的,但自己的选择就要自行面对并承担选择的后果,无论好坏。

事情却出乎预料的顺利,老师们都表现出了友好与宽容。英语老师告诉她,班上的任课老师今天一早被校方叫去开会,让老师们积极配合、提供学习资料,帮助她和另外一位请假的同学跟上班级进度。

这消息令我俩大吃一惊,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我们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对视了好一会儿,感动瞬时弥漫全身。

事实上,做预案的时候没有期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霜凝联系了一位家住近旁的同学帮她带作业。和老师沟通一是说明情况,再就是请老师告知每天的学习内容,方便她在家自学,并将作业交给这位同学,她准备自已做题、自已核对。

学校方面的主动援手出乎预料,令人感激。

老师们也这样做了,提供教学课件、PPT、视频、作业、试卷和答案,回答她的问题,给予鼓励。

数学老师提出仍然由她来批改作业,沿用钉钉,霜凝写完拍照上传即可,女儿在不安和感动的交织中接受了善意与帮助。接下来的时间,即使晚上十一点前后将作业上传,都能立时收到回复;每一天的作业均有反馈,课程则是头一天晚上通过钉钉告知。

返校第二天是月考,女儿放弃分数,但要试卷以自测。

第三天清早,英语老师将收集到的试卷电子版打包发给女儿;中午又给了一些网课链接,告诉她接下来要学哪些,应当听什么课。

这实在是救了女儿的急,一直说网上没能找到比自己老师讲得更好的英语课,包括朋友提供资源的七中育才和成都数字学校的网课,以及自己在B站等地方的搜索。

英语老师给网课上得好的学生准备了奖品,女儿没去,奖励仍有。老师说新的练习册也发下来了,问要不要连同奖品一起送过来,问我们家住哪里——当真受之有愧!

何况,疫期也不方便邀请她来家玩,若是平日,我和女儿都会非常欢迎和期待她的光临。

不得不说,英语老师真的很知道小姑娘喜欢啥!  

这次同老师的交往给到女儿一个机会,学习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和评价他人。

有些老师,女儿并不那么喜欢他们的课,甚至形成了某种定见,但老师在线上交流中表现出来的礼貌、尊重、平等,带给她惊异,也促使她去思考,面对每一个立体的人,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观察,又当如何评价?

2、看见与表达

周三晚间,我就她获得的关心与帮助同她探讨感谢和赞美的表达。

有句惯用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

但含蓄的背后蕴藏压抑,我们并不那么习惯直接表达爱、关心与谢意,好用反语,比如讥讽、调侃、嘲笑、贬损,正话反说,并习以为常,内化了这种表达模式。

只是,这种表达缺乏对个体与美好的看见与接纳、缺少肯定与鼓励,即使所谓善意的玩笑,仍然难以给人以温暖。更多时候带来的是羞辱与难堪,无益于良性互动,有害于人的自我认知。而人,是需要被看见、肯定和鼓励的。

另外,习惯了这种表达模式,尝试正面表达的时候往往发现自己词汇单调。女儿在和老师的对话中,无论老师伸出的援手是怎样的,都只会回复“谢谢老师”、“感谢了”、“不好意思”……

我建议她拓展用语,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女儿觉得那样说话很奇怪、不习惯、不好意思。

也是,从前、在我反思这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之前,也习惯了打击、否定、挑毛病,没能做好示范,没有建构起表达爱与谢的家庭环境。而社会和学校的感恩教育是政治行为,说教与催泪并行,目的性过强,干枯造作、缺少生命力,自然无法打动孩子,更难以让他们学到。

我分享观点:

表扬与赞美是一种能力,不是拍马屁、不是奉承,是依据事实的如实表达,前提是,要有能够发现他人优点的眼睛。

表扬首先考验你的观察和发现能力,能不能看到善意与美好;第二是考验你的表达能力,能不能把你的看见、你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如实而真诚,基于善意,带有温暖与触动,但不是夸张伪饰,更不是奉承。

比如王老师深夜十点过都会秒回你的消息,比如李老说明天把奖品和作业给你送到家,这些都令你吃惊、让你意外,带给你温暖,放下IPAD能同我讲这么多,干嘛不把自己的吃惊和感动也如实向老师说出来呢?

真诚如实的表达不是拍马屁,因为事情是真实的、你的感受也是真实的,没有无中生有,不是夸大其辞,对不对?

最后,我告诉女儿:对于获得的任何帮助都要真诚道谢,因为,对方并不欠我们的。

3、坚持的勇气和付出

女儿问了个问题:如果在正常国家,是不是老师这样做是应该的,是普遍现象?在中国,是不是正常的事太少见,大家才会经常感动于一些正常的、原本应该的事?

她观察到,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一些宣传,某些原本仅为正常的事与人获得了夸张的感动,她觉得虚伪和造作,心怀疑惑。

我继续分享看法:这话没错,但我们仍然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带给人的影响。

的确,在中国,一些正常的事情显得特殊、甚至被过度褒奖与赞美,那是因为总体来讲,这样的事太少。只是,在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善良、责任这些美好品格,本身也是需要勇气和付出的。

敢于与众不同和特立独行会付出心理代价,比如,当你和全班同学的意见都不一样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不那么敢于坚持,起码不太敢说出来?

再有,以老师为例,我们前几天的确看到这样的消息,国外有老师在网课期间收到学生问题,觉得网上讲不清楚,干脆跑到学生家,隔着围墙、院子给学生讲课。这令人感动,但也不是普遍现象,如果普遍就不会在网上引发轰动了。

我们还要想一下,欧美国家的学校是小班制教学,老师有足够的精力给到每一个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欧盟调研机构“Eurostat”曾调查发现,英国小学平均每位老师要照顾20名学生,是欧盟国家中老师和学生比例最高的。这样的调查能上BBC新闻,控诉政府教育拨款不够,老师无法有效教学。

而我们的学校,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一位老师通常教两个班,要面对一百多个学生,你说咱们的老师如果也要跑学生家,即使不干别的事也不讲课,一天跑1/3都不可能……不说到学生家了,课堂上平均一个学生一分钟的时间都给不到。

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和体制有关、和这些软件硬件有关。这的确不好,但就是现实,在这样的现状之下,王老师主动说帮你改作业,电子版的作业改起来并不容易,这会增加她的工作负担;李老说把作业和奖品给你送到家,是不是也打动了你我呢?

如果感受到了温暖与爱意,真诚且如实地表达就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

4、我的思考

学会发现他人的长处、优点并如实相告是一种能力。很重要,却普遍缺乏。经由文化与传统的浸润,我们早已习惯了打击式、排他性交互方式,不仅在父母师长和孩子的关系中是这样,同学朋友关系中也大多如此。

我曾受到这种伤害,在过去的婚姻关系里始终无法感受到认可、接纳、欣赏和尊重,总是被指责、批评、挑毛病,寒凉与孤独是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但我也曾这样伤害过包括孩子在内的他人。

“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是要指出来,你才知道要改和如何改!”这种莫名其妙的执念印刻在我们的思维中,遍布我们的人际关系,无论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还是上下级关系,把每一个人都刺得伤痕累累。

我曾听到许多孩子的含泪倾诉——无论怎样做都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可,做什么都会被批评,数学考得前所未有的好仍然会被骂语文考差了,辛辛苦苦把一件事做对了,收到的反馈却是你应当可以做得更好…… 

所有这些促使我思考,怎样的人际交互方式才能带给人温暖?我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我又当如何对待他人?

和女儿做这样的分享和探讨,并不仅指今天和老师的交往,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有益于她的人生。

当然,我并不认为聊聊天就能改变孩子的说话方式和人际交互模式,但起码,聊天能够促进思考、可以成为一个起点。

更重要在于,我应当从自己做起,建构这样的家庭环境,才能于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促动孩子的改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