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杂谈亲子教育随笔散文

爸爸送你上幼儿园,你开心吗?不开心……

2018-08-30  本文已影响129人  生命故事倾听者_苏苏
爸爸送你上幼儿园,你开心吗?不开心……

因为前一晚乔在爷爷奶奶家过夜,下午康先生又要出差,早晨,康先生特意空出时间送乔上幼儿园。

我们选择的是公交车出行方式。

以前,乔曾经表达过希望爸爸送他上幼儿园的愿望,可惜因为时间错位,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在车上,我问乔:“今天爸爸送你上幼儿园,你开心吗?”

乔说:“不开心。”

我有些惊讶:“不开心啊,妈妈很好奇,这是为什么呢?”

乔说:“为什么不是开车送我呢?”

我回应:“哦,你希望爸爸开车送你上幼儿园。妈妈知道了,待会妈妈告诉爸爸,下次就让爸爸开车送你。”

这样说的时候,我心里有个念头闪过,孩子有一个明确的需求和期待,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去表达呢?

于是,下车后,我鼓励乔自己跟康先生表达他的想法。

只听到他清晰地对康先生说:“爸爸,我希望你开车送我上幼儿园。”

康先生马上回答:“好的,我知道了。下次爸爸找时间开车送你。”接着还解释了今天没有开车送他,是因为时间有些紧张,担心迟到。

我看到乔做了这样清晰的表达后,表情很放松,也有一种满足感;康先生也清晰地接收到了孩子的信息,给了一个清晰的回应。那一刻,父子之间有一份深入的连结。

这不禁让我感慨,清晰而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真的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沟通成本和内心消耗。

小到这样一个日常场景,孩子本来是能够直接表达的,但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所压抑,因此,也习得了暧昧表达:为什么不是开车送我呢?

如果此刻,我们看不到孩子的需求,而只是看到他的情绪:并无惊喜还有失望,甚至对他有了评判——我辛苦送你你居然还不领情,沟通和关系也就埋下了障碍。

而为人父母,如果此刻可以给予孩子引导,鼓励他直接表达需求,那既可以帮助孩子和他人通过清晰的沟通建立关系,也可以传递给他这样的信息:有需求是可以的,有需求是可以直接提出来的。

如此,孩子便能在每个极小的生活场景里,收获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