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一颗种子,静待一朵花开
听教学第一课有感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征文第52期“教”专题活动。
下午,学校组织收看省教育厅组织开设的“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课程,第一课时由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先生主讲的“科学第一课--少年中国说”。
科学家进课堂,本就不是什么新闻,但是省教育厅还是大张旗鼓的宣传、组织观看,为什么?去年,《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报道:一门低调又“豪华”的课程,引起网友们的注意。它便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本科生课程——《测绘学概论》。据了解,这门课始自1997年9月,由宁津生院士倡导设立,授课团队由6位院士、4位教授担纲。网民称之为“院士课”,引发了很多议论。
随意搜了一下,发现以往我国著名教授讲基础课是有传统的,以清华大学为例,由清华学堂改为大学以后,二三十年代以来,本科理、工两学院一年级的物理课先后由叶企孙、萨本栋、吴有训、赵忠尧等教授讲授,大一化学,则由张子高、高崇熙、萨本铁教授讲授等等。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高学历、高水平的教授、专家、科学家越来越少出现在基础课堂,或者因为科研任务比较重,或者因为精力有限,种种原因之下,他们还坚持在科研第一线,但是教学的第一线他们越来越少涉足了。
有识之士早在呼吁,教育部也公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
科学家走近小学课堂,一堂课,可能不会改变什么。可是科学家近课堂,他们带的是什么,他们的经历履历、他们的学识水平、他们的眼界视界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可能性。
想起詹青云在《精彩中国说》中的一段演讲:她有一户因为上山下乡运动而来到贵州农村的知青伯伯和阿姨,当时的环境都认为只有学不好理科的人才会去读文科,所以大家都希望詹青云也去读理科,而詹青云自己喜欢的却是文科,当大家都劝她去读理科的时候,只有伯伯和阿姨告诉詹青云去坚持她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很多年以后,当詹青云同时拿到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进行抉择时,她才真正明白,她和伯伯与阿姨那两位中国上一代老大学生和老知识分子的相遇是一种多么珍贵的机遇,因为他们教给詹青云一种东西,叫作“眼界”。
想起最喜欢的作家张承志在他的作品《北方的河》,有这样一段文字,主人公在毕业之后面临选择是去参加工作,还是选择考研。他去询问一个老教授,老教授坚定不移的告诉他,要考研,而且要去考地理系研究生。主人公听取了老教授的意见,走遍了北方的河,读了所有考研要准备的资料,在进入考场之前,他对自己说,准备了这么久,你今天要用你所有准备的学识去轰炸这张试卷。当时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澎湃不已,“轰炸”,用自己的学识去轰炸试卷,是怎样的自信啊,作为学生,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作为老师,我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多想遇到这样的一个教授,在我的学生时代,那么也许我可能会有更好的成就;多想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无数次感慨,希望能够教出一些在各个方面完全超越自己的学生,我想这是教师最大幸福所在了吧。
施一公先生讲的内容其实不多,可是真正能听懂的,能理解的我想也不多吧,就算他用最浅显的话语告诉我们引力波是怎么回事,在遥远的光年之外有那么新奇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对引力波还是只知道概念,并不能理解内涵的。但是500万中小学生,在线上或是线下收看着施一公先生的教学,在这么多的学生中肯定会有一些孩子对施一公先生所讲的内容、对科学产生一些兴趣,这应该就是这场活动最大的收获了吧。
科学的精神在于质疑、探索、创新,可科学很多时候都缘起于兴趣。古今中外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因为他们对自然界的研究具有超人的兴趣,能把兴趣与事业、理想融合在一起。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就是埋下了一颗兴趣的种子,让我们一起静静期待,期待这一颗种子,在将来盛开成一朵美丽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