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专题征文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

重读经典|《雷雨》:序幕尾声里有神秘,有苍凉,更有平静

2018-01-21  本文已影响977人  驿路奇奇
图片来自网络

《雷雨》这部话剧我关注了很多年。

中学时代的课堂上,第一次在课本上读到这部作品的选段,只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喷涌而出,却并不全然明白其中的原委。后来,语文老师带我们去电教室看了话剧节选的录像,不得不说的确很有感染力,演员承载着角色的情绪,情绪随剧情推进逐步累积,第四幕时已是高潮,视听的冲击倒在其次,心理的冲击更大。

虽然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深意,不仅做了解读,还让我们观看了场景再现。然而,读罢看罢,除了觉得周鲁两家关系复杂,蘩漪过分疯狂,也只是多少嗅出了一点那些男男女女感情纠葛的味道,其它的便不慎明了了。

那之后,剧院、电视、网络,各种途径都看过相关的演出和介绍,对曹禺本人的背景经历了解的多了些,对《雷雨》与其本人的关系以及创作动机的理解也随之深了一层。身处的家庭、情感的纠葛以及对戏剧的热爱大概都是促使他创作这部话剧处女作的内在驱动力。

上大学之后,看杂书的时间多了起来,偶然发现曹禺故居纪念馆离我们住的地方不太远,自然是不能错过的。于是,挑了个天气晴好的日子,邀母亲同去参观一番。别人多是走马观花,随意看看即可,我却有些深入其间不能自拔。我知道,自己是在找东西,尽量多的找寻那些与《雷雨》中相同或相似的踪迹。

于是,参观结束之后我并没有去旁边的剧院看《雷雨》选段,而是陷入了沉思。这是“雷雨”那个故事灵感发源的地方吗?这栋房子、这些楼梯的木阶见证了岁月沧桑,经历了时代荡涤,为何依旧如此沉静?彼时,我的答案很模糊。

先后看了一些论文和关于作者创作意图的阐释,将《雷雨》认定为一出悲剧几乎是确信无疑的。命运的轮回、阶级的冲突,这些此前都是我没有想到或是理解不深的。

想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把美毁灭给人看。”这话用在四凤、四凤的情感以及周冲身上似乎也能说得通,他们是阴郁气氛中的一些亮色,可以算作美好的化身,而随着他们的死亡、随着情感的幻灭,所谓的美好也就灰飞烟灭了。

周公馆、郁热的天气,侍萍在担心女儿重蹈覆辙,蘩漪则在释放天性、寻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同样是女人,她们身上分别承载着同一个男人的前世今生,却都没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只能任其自由发展。这是“雷雨”似的冲突助推出的“雷雨”似的无可奈何,悲矣!

总以为有了环境的亲历,又多了些个人思考,对作品的理解不说八九不离十,至少能有七八成了。可是,和爱人再次踏入曹禺故居的剧院,观看完整版《雷雨》之际,我才发觉自己错了,被很多人忽略的序幕和尾声的加入,顿时让整部剧的氛围不一样了。

这才想到要找来剧本的完整文本看一看。果然,场景描绘很细腻,情绪上却没那么激烈了,是铺垫,亦是缓冲。结合作家本人和一些学者的看法,这多年来在舞台上被隐去的部分似一层“面纱”,令整部剧多了一些诗化色彩。

我自己的想法则是:除却普遍认为的“神秘色彩”,结合作者拷问人性的动机,在悲的大基调之下,作品最终的目的其实是要我们回归平静的。

你看:圣经、十字架、唱诗,还有那对纯真无邪的姐弟,以及温暖的炉火,甚而是门轨间摩擦的“温和”,都昭示着一种回归,回归现实,回归平静。

有人说:死是最容易不过的事,难的反而是活着。蘩漪也好,侍萍也好,最终都走向了精神失常,外人看来是美人迟暮的苍凉,是世事过后什么都没有得到的一种幻灭,可是,很多痛苦的记忆从脑海中抹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吧?曾经的她们,地位身份悬殊,同样的情感追寻也因此产生了差异,如今的结局算是终于求得了“平等”吧?

这样想着,我的内心仿佛也不像第一次看剧时那么激动了。曹禺他老人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心得时提到,这样写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观众“能回家”。我明白,还是在疗救人心,想起年轻时写过几个剧本,总以为怎么情感饱满怎么来才是最好的,如今想想,留有一些遐想的空间倒未必是坏事,毕竟,大家的生活总要继续,生活最终是要回归平静的。

【学院征文】一起重读人文社科经典吧


本文内容纯属原创,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作者,未经许可转载或擅自标注原创者,将保留一切追责权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