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儿的孩子不容易
今天是母亲节,衷心地祝愿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说起母亲,就离不开孩子,让天下父母最牵挂的事,莫过于子女的成长,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温馨的家庭和关怀的亲情,甚至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予他们。
在父母的关怀下,孩子也在成长,成熟懂事是一件好事,我也应该算那种“懂事”的孩子吧,成绩还行、考大学、找工作都说的过去。从小听到大人们最多的夸赞就是:“你家的孩子真懂事”。可真正懂事的孩子快乐吗?很有成就感吗?
男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枪械应该算一个。年底大街摆摊的卖的都是这些玩具,一个小孩吵着闹着要买玩具枪,他的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变形金刚说:刚买的机器人还没怎么玩呢,怎么还要玩具枪呢?而且前几天不是买了一把吗?小男孩执拗地说:家里那是狙击枪,这是冲锋枪,不一样,赖在原地,打滚哭闹,非买不可。妈妈没办法只好同意了。小男孩开心地说:这枪真好真逼真,我端着拍照一定很帅。另一个的孩子也想买把玩具枪,在货摊上小心翼翼地拿起来端详着,他的妈妈对他说:这玩具很贵,而且不实用,玩几天就坏了,岂不是白花钱了。那个孩子还是小心翼翼地把玩具枪放回原处,因为害怕把枪损坏,要求赔偿。然后沉默了一会,抬着头对着妈妈说:这玩具我不喜欢,不耐用,我不要了。回家后,那个男孩找出了废报纸,用纸叠出了一把枪,灰白色,很柔软,拿着手里立不起来。他拿着姐姐的毛笔把玩具枪染成黑色,衣服上、手上都是摸着,然后说着:这是我的枪,德国毛瑟手枪。那把枪用纸叠的,质量很差,过几天就解体了,解体一把,小男孩就再做一把。
很多人都夸后面这位孩子懂事,说他是好孩子,成熟懂事是一件好事,但别忘了,他也是个孩子,也有喜怒哀乐。只不过这个懂事的孩子不会无理取闹而已,适应了应该表现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们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从小就会察言观色,擅长分析讨好大人”。那个小男孩的妈妈有一天做饭醋放多了,在厨房碎碎地念叨着:“怎么放了两次醋”,记得那个小男孩吃了一口,想了一会说:“稍微加点水,其实还不错”印象里的他从来没有违背过大人的意愿,从来都是乖巧地坐在一边,就连哭都是把自己关卧室里悄悄掉几点眼泪,不会把嗓子都喊哑。
他执拗地认为只有懂事才能获得关注和爱,后来他活成了其他孩子所谓的榜样,主动帮着家里做家务,没有早恋叛逆期,高考成了全市第一,工作也有声有色。现在想起来他也挺可怜的,在肆无忌惮的年纪活得谨小慎微。
懂事的孩子承担了不与年纪匹配的成熟和稳重,获得了他人所谓的成功和赞誉,但代价往往就是牺牲任性的权利与天真的童心,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学会什么叫“不懂事”。
懂事的孩子只要有机会他会主动地联系他的朋友,把他们聚到一起,细心观察朋友的表情,认真聆听朋友的故事,挖掘分析朋友的长处和优点,找个机会,偷偷把单买掉,回来对朋友说:“我最近基金不错,赚了很多钱,这次我请客,下次你再请。”
懂事的孩子工作中遇到不好做的工作,他也会烦恼,从不与别人说,自己回去在键盘上骂娘。但第二天会拿出一个可行方案来,因为他认为这样才能给别人带来方便。
懂事的孩子生活中总是安排的满满的,感觉他总会有事情做,写东西、听音乐、下象棋、打游戏、准备考试、散步聊天、打扫卫生、老友聚会,总想着做兼职赚钱,可总没有迈出那一步,因为他害怕空虚,他在空闲的时候不知道又会想出那些让人看着满意的事情。
懂事的孩子非常健谈,费尽心机让对方高兴,别人有困难尽量提供帮助。一旦自己遭遇困难绝不轻易找人帮忙,打碎了牙和着血咽到肚子里,因为害怕拒绝,害怕麻烦别人,一旦和人诉苦就会深深自责,因为他认为这是把负能量带给别人。把真正的自己藏在最深处,没有勇气展示出来。
懂事的孩子们不容易,会爱人其实更渴望被别人爱,小时候是父母家人,长大后是同事领导,之后是恋人...
懂事的孩子们不容易,他们为了不被抛弃和否定,一步步让出自己的利益,压抑自己的情绪,默默承受内心的委屈和无助。
懂事的孩子们不容易,他们想在人先,走在人前,更早经历了风雨,更快的成长,内心更加强大。
懂事的孩子们不容易,能独立战斗,能调整心态,能照顾好他人,但是别忘了善待自己。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那些懂事的孩子们啊,你们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