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不成文(六) 云南
于我而言,一次随心的出行,是引领我,带动我成长的一股强大力量,17年年底偶得调休假期,挣扎着从繁复的工作中抽身,与蕊儿完成了一次美好出行,归来十几天后的深夜,整理路上的点滴,有了此篇游记,以分享,以自勉。
同伴
旅行中,你的同伴决定了你整个旅行美好与否,此时动笔描述我蕊儿时,想起几年前大学二年级的某个课间,她央求我动笔写写她的语气与表情,笑出了声,那时的我感情表达直白又仓促,码字矫情幼稚,努力了很久也写不出一些东西,只好作罢。此时夹带着我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将一个日趋成熟,日趋完整的她缓慢地勾勒出来,仔细回味我们从熟悉到彼此理解再到彼此信任,像家人一般彼此关爱,深感得到了命运馈赠。此次外出,时时刻刻一拍即合,想看的风景、想领略的人文、想体验的风情出奇相似,偶尔意见相左时,也是冷静对比后挑出更加合理可行的计划去实施,整个旅途,两个人都尽力克服自己的困难,最大程度包容和成全对方。
周国平先生说过一句话:“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我一直努力着做个高质量的朋友,而我理解的高质量即我的身上总是存在着闪闪发光的东西,在你的目光投向我的时候,会让你因为我的身上有那么一点点与千千万万个甲乙丙丁的不同之处而让你欣慰和赞赏。而对你的期望就是你时时刻刻都能从生活的一地鸡毛里搜索到一些能使自己快乐的诗意,若有幸,几十年之后,我仍然能一眼辨识到你眼角皱纹里隐匿的天真与顽皮。共勉。
大冰的小屋
去大冰的小屋是丽江之行最主要的目标,两个被大冰五部曲洗了脑的大龄伪文艺女青年借助百度地图循着丽江古城的石板找到小屋时,心脏剧烈跳动,在门口张望着张望着不敢踏进小屋,近乡情怯,我像个舍不得吃心心念念的糖果的小孩,在门外徘徊了很久。
进小屋后,小心翼翼观察了每一个角落,搜寻者记忆里的大冰在书里渲染过得笑和泪,爱与恨,想就是这个灯光昏暗,视野模糊的小屋子包容和成就了那个永远仰头不羁,永远才华横溢的赵小雷,想这个地方迎接了多少探寻的、歆羡的、不屑的、青春的目光。我的朝九晚五与整个小屋的“随处可栖”形成了强烈地对比,我被歌手和小屋的游客调侃了一整晚,我偷偷捡拾了那些善意的笑和唱,装进了行囊,装点那些已知的、将要铺天盖地而来的苍白。
民谣不死,情怀不死,生活处处诗意。
定 位
在丽江的最后一天,因为网友旅行攻略的推荐,去了拉市海湿地公园,体验了茶马古道的颠簸和坎坷。骑马的时候,牵马的纳西族叔叔年龄看起来与我父亲一般大,质地粗糙的胶鞋与路面反复摩擦,我有些不忍,问他为何不像其他人一样骑马带着我们。他咧嘴笑,说他是个马夫,马夫就是牵马,哪有自己骑马的道理。我顺着话与他闲聊,听他说上大学的与我同龄的女儿,听他说他每天以驮运游客的方式供给他生活的马儿,说起马儿的时候,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感激与疼惜。此次云南之行,我最想记录下来的,大概就是这位纳西族叔叔,我一直囿于自我期待与现实能力的不匹配中,陷入困境,如今想来,我只差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份与自己的和解,一些贴近现实的努力。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我的脚步一直积极地、努力地追寻目光,每一篇游记其实是对新的自己的审视和剖析,能力、视野、脾性似乎有些微小进步,又似乎没有,而正是这样的确定与不确定,就是每一次出行的意义所在,在领略到的“世界之大”与切实感受到的“自我之小”中充满了自由与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