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精选录散文&游记&摄影散文

故乡的河

2019-06-03  本文已影响6人  寒士三鸿

故乡的河---东风渠

      河北魏县德政镇是我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印象中14岁之前我都没离开过这个镇。我们镇东边有条小河,也就是我要说的东风渠。小时候东风渠每年夏天都会上水。冬天则会干涸。也正是这条小河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尽的欢乐。每到夏天东风渠就成了我和同伴们嬉戏的天堂。但是由于这条河曾淹死过多条人命,所以母亲三令五申,不得去河里游泳。去游泳的话,得有大人带领,得有游泳圈,还必须在一个固定的浅水区。然而,大人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怎么可能经常陪我们去游泳呢。夏天那么炎热的天气,坐着都会出一身汗,而我小时候又是那么的淘气,根本坐不住的。我常常趁母亲下地干农活或者午睡的时候偷偷溜出去跟同伴一起到河里游泳。

      一看到河水,我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箭一般地冲过去,一骨溜地脱得精光,一头扎进水里去。没有大人的陪伴我们是不敢到河中央去的,据大人们说河中央有河鬼,会把小孩拉到河底直到淹死才会放手,想着这些话,就会觉得阴森恐怖。有一次跟着大人们一起到河里游泳。我壮着胆子一个人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向河中央移动试探着水有多深,水一开始没过我的肩膀,然后没过我的下巴,当我想往回走的时候,脚一用劲儿另一只脚突然踩空,好像突然陷入了一个坑里一样,我的脚再也挨不着地。双手不断地扑打,脚下真的好像有人在把我往下拉,我张开嘴巴想喊救命但却一次又一次地被灌进河水。望着远处一大群在嬉戏的同伴,他们似乎根本没注意到我。当时我满脑子的绝望,似乎看到了世界的尽头。正在此时,突然一双大手把我高高地举出了水面。从那以后,我只会沿着河岸练习狗刨,潜水,仰泳还有踩水。即使我学会了游泳以后也没敢游到河中央,尤其是没有大人的时候我更是保守得很。年纪稍大点的时候,有几个胆大的同伴会游到对岸,偷摘对岸果园里的果子吃,他们屡次怂恿我过河去,而我始终没能越过那道心理防线,尽管我的游泳本领一点都不比他们差。尽管我对东风渠产生了巨大的畏惧,尽管我差一点小命栽到它手里,但是东风渠给我带来的快乐却远远大于这些恐惧。一般情况下玩尽兴后,我就会偷偷溜回去。但是每次都会被母亲识破并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母亲的手很神奇,只要用指甲轻轻地在我的皮肤上划一下就知道我是不是到河里游泳了。因为游完泳后,指甲在皮肤上一划就会出现一道白白的印记。 我们曾想过很多办法让这招失灵,但是都未成功。

      有一年夏天,东风渠的河水来得很早,来得很猛。河水很快漫过了河堤,淹没了附近的农田,流入了村里的大水坑里。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倒是好事,我们不必专门跑到河里去游泳了,直接在家附近的大水坑里就可以游泳了。很快我们小孩子又听说这次上水,东风渠里还有很多的鱼,于是除了游泳,我们又多了一项娱乐项目---到东风渠捕鱼。我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到一张四方形的一米见方的大网,当我们拿着网到河边时已经看到很多人,捕捉到了大半桶鱼。把我们眼馋得不得了。但是我们那天似乎运气不佳,网了老半天也只捉到了零星的几只小鱼。忽然间我意识到清澈的水体在变暗,进而变灰,最后变成黑色。当我南北回望时,发现北面的河水已变成彻底的黑色,而南面的河水水则还是清澈透明。北面的黑水正渐渐地吞没南面的清水。二哥见网不到鱼,有些气馁,就准备收网,并顺口说了句“咱到那边试试看!”就在此时一条大鱼好像受不了污水的折磨想拼命一搏一样,突然跃出水面跳进了我们的网中。我俩在匆忙中收网并向岸上飞奔而去。到岸上仔细一看这条鱼有一尺多长,那是我长那么大见过最长的鱼。于是那些小鱼我们干脆不要了,拎着这条大鱼就回家了。到家后我们把它放进了我家院里的那个一米多高的大水缸里。在清澈的自来水里,它好像获得了新生,一会呆在水缸底,一会儿游到水面。我常扒着缸沿痴痴地望着它在缸里游弋。可惜好景不长,那段时间正是农忙时节正好父亲也在家,听说我们捕到鱼就打算给我们做鱼汤喝。鱼的好日子也就过了两三天就成了我们的盘中餐。印象中小时候就吃过那么一次吃鱼喝鱼汤。至于红白喜事上的鱼我很少吃的,因为有一次吃鱼,吃得匆忙,鱼刺给卡到嗓子眼里了,幸亏母亲在,很快化险为夷,但是鱼刺卡到嗓子的滋味真的太难受了。那以后就很少吃鱼了。那年以后东风渠就成了一条臭水沟,我们再也没有去河里游泳和捕鱼。

              2010年,我阔别故乡两年后再次回到镇上的时候,又一次来到东风渠上的一个旧桥头上,这时我发现河水居然又清了。清清的河水一直流向远方。尽管物是人非,但我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了当年我们在河边嬉戏的场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